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地市信息 >> 正文
济源市2016年清明假日旅游情况综述
http://www.hnta.cn 2016/4/6 8:28:39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
    最美芳菲四月天,人间无处不飞花。阴雨天气丝毫未能减弱群众出游的热情,阻挡群众出游的步伐。4月2日-4日,济源市共接待游客65.8万人次,同比增长12.3%;实现旅游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10.8%。旅游市场呈现以下特点。
    一、踏青赏花游占据主流
    清明时节,万物复苏。樱花、桃花、梨花、海棠、连翘、油菜花、牡丹等次第开放,无论景区,还是乡村、城市,花成为争春斗艳的绝对主角。蜗居了一冬的人们,褪去笨重的冬装,急切地赶赴春的邀约,共享花的盛宴。小浪底樱花岛,6000余株樱花进入盛放期,来自晋城、运城、郑州、焦作、新乡等周边地市的游客汇成赏花人潮,体验“暗香浮动”、“落英缤纷”的浪漫。五龙口马村梨园,“梨园春戏迷擂台赛”吸引周边游客10万余人,“千年枋口遗址、沁水公主园遗址”等文化宣传与赏花活动互融互促。王屋山景区“福禄寿喜财”特色表演,于踏青赏花中,多了祥和与民俗味。南山、东沟、牛王滩、、、、、、烧烤、拔野菜、踏青、赏花,处处可见自驾自娱的游客,一处绿地、一汪清水、几簇春花,都能成为出游的目的地。
    二、研学修学游初现端倪
    当旅游遇上文化,“旅游+”模式便发挥出“旅游×”的效应。清明这个承载着中华文化基因的传统节日,在拜祖祭祀之外,多了文化传承的功能。五龙口景区推出“猴年看猴”优惠活动,深挖“猴文化”,做足“猴文章”,节前节中,济源本地和周边开封、洛阳的研学游团队纷纷走进五龙口景区,体验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之美,重走“朱德出太行”红色之路。王屋山景区推出春季养生活动,弘扬道文化,拓展修学游,开展武医养生班、道家内丹辟谷养生班;假日期间,太极拳表演、唐装美女赋古琴等文化活动,也使王屋这座道教名山平添了古风、古韵。
    三、文明品质游渐成风尚
    2015年,“全域旅游”战略实施以来,济源市坚持硬件和软件提升两手抓,倡导文明旅游、文明服务、文明经营,旅游环境不断优化。假日期间,王屋山景区义务为游客提供旅游线路、停车、住宿、景点咨询,重点区域茶水、药品、旅游地图、茶水供应,免费寄存等服务,获游客点赞无数。小浪底景区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线路引导和免费讲解服务,“让每位游客在小浪底都有好心情”服务品牌愈加响亮。旅游局及各镇办、各景区纷纷利用微信平台,推出春游攻略、服务指南、温馨提醒、活动发布等内容,提供全程服务。假日期间,全市无一例重大旅游安全事故,无一起旅游服务质量投诉。
作者:卫艳萍 通讯员: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