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地市信息 >> 正文
乡村游,游哪里?让洛阳告诉你
http://www.hnta.cn 2016/3/12 13:57:53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

  昨日上午,洛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组织召开“2016年洛阳市乡村旅游工作暨旅游扶贫结对帮扶会议”,会议安排部署了今年洛阳乡村旅游工作,下发了《关于开展2016年旅游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通知》,启动全市旅游扶贫结对帮扶工作。

  会议总结了2015年洛阳乡村旅游发展情况。2015年,洛阳市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达到1000多家,直接从业人员4万余人,年营业收入超30亿元,数量和规模均处于全省首位;今年孟津县在继栾川、嵩县之后,获得国家农业部、国家旅游局批准,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市4个村获得“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4户获得“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40人获得“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40家农家乐获得中国“金牌农家乐”称号;申报的河南省首批旅游扶贫试点村获得省级扶持资金200万元;目前全市获评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总量达到822家,其中三星、四星级达到105家。

  会议下发了《2016年全市乡村旅游工作要点》。全年工作,重点突出“三抓、一扶、三加强”。抓扶贫,登记贫困旅游村,开展公益结对帮扶的同时,积极申报项目,用好一个村100万元国家补助资金;抓创建,创建省、市级示范县区和特色旅游景观乡镇、示范村,创一批4星级休闲农庄、乡村民宿;抓创新,挖掘乡村民俗、乡村文化、地方特色产品,通过实施“洛阳乡村旅游“老手艺”创客行动”等活动,创新开发乡村旅游产品;重扶持,依托洛阳市《关于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洛阳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奖励扶持意见》,在贴息贷款、用地政策、融资支持等方面为乡村旅游提供支持;加强营销宣传、行业培训、监督管理,拉动乡村供给侧能力提升,为游客提供规范化、标准化服务。

  会议通过了2016年旅游扶贫结对帮扶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发挥大中专院校、旅游饭店、大型餐饮旅游企业、规划设计单位在乡村旅游工作中的“传帮带”作用,通过与旅游村结对子,整合我市资源、落实精准扶贫、展现公益情怀。

  参与帮扶的单位依托自身资源,采取派驻资深员工到旅游村短期挂职,开展现场集中培训;安排旅游村管理服务人员到星级饭店在岗学习;指导、帮助开展营销活动,优先采购帮扶村土特等产品;指导旅游产业发展、拟定软硬件提升方案;安排实习生帮助旅游村开展景观设计、墙体绘画、环境营造;安排相关专业毕业生到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在岗实习等方式,提升乡村旅游软硬件设施和管理服务水平,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帮助乡村百姓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会议现场,帮扶单位与被帮扶村同坐一张桌,面对面、肩并肩。结对帮扶方案引起大家共鸣,会场气氛热烈、一呼一应,在讨论中双方又提出了很多创新帮扶方式,拉近了双方的感情。

  会议中,帮扶双方代表河南科技大学旅游系主任孙艳红、洛阳餐饮旅游集团工会主席张慧杰、汝阳牌路村支书齐新学分别进行了表态发言,表示要依托帮扶平台,落实帮扶措施,达到帮扶效果,完成帮扶目标。

  市旅发委副主任郭志红指出,从旅游发展趋势上看,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已经显现,国家这两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已经把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工作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各方要竖立信心,创新发展、保持乡村旅游良好发展势头。

  市旅发委要求各县及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特别是贫困村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完善前期手续,争取国家乡村旅游扶持资金;强调县区要做好形象宣传,乡村经营单位要做好市场营销。要学习借鉴“来孟津耍吧”整体形象宣传、薰衣草庄园节会营销策略、利用整合营销、组合营销,主动出击,推出旅游线路。

  市旅发委希望相关县区做好牵线搭桥、沟通协调和综合服务,被帮扶村要抓住机遇、加强联系,提升自身造血功能。鼓励农庄等经营单位主动与帮扶单位衔接,互学双赢。

作者:邓亚磊 通讯员:刘策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