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地市信息 >> 正文
发展全域旅游 洛阳大有可为
http://www.hnta.cn 2016/3/9 12:41:17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

  今年年初,在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中国旅游要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那么,洛阳市旅发委将如何助力全域旅游发展?各县区又将怎样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日前,晚报记者对市旅发委、部分县区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了采访,来看看他们对全域旅游怎么想、怎么做。

  “转变旅游发展思路,合力助推全域旅游”——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王晓辉

  

 

  以前我们发展旅游主要是建景点、景区、饭店、宾馆等单一旅游项目,这种发展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景点旅游模式。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出游频率井喷式增长。当前的旅游业,已经到了全民旅游和个人游、自驾游为主的全新发展阶段,传统的旅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大旅游发展的需要。

  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发展思路,改变旅游发展模式,创新旅游发展战略,加快旅游发展阶段演进,推动我市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区域内社会经济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大旅游氛围初步形成,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各种新型业态不断涌现,旅游产品越来越丰富,为推动全域旅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跳出洛阳看洛阳,北京、杭州、西安、无锡等旅游发达城市,全域旅游起步早、推进快;开封等城市集全市之力加快旅游发展进程,越追越近。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作为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全国知名旅游城市,洛阳不甘落后,不甘被超越,要奋起直追。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一带一路”和中原经济区大格局,谋划“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思路,规划布局机制建设的顶层设计,并将全域旅游理念纳入“十三五”规划。

  逐步形成一产围绕旅游调结构、二产围绕旅游出产品、三产围绕旅游提服务、文化围绕旅游创特色、交通围绕旅游保便捷、创建围绕旅游造环境、金融围绕旅游聚资金、全市围绕旅游聚合力的全社会发展旅游产业、共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强大合力,以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为中心,建设伏牛山、沿黄生态旅游发展区为两翼,树立洛阳作为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新形象。

  同时,加快旅游供给侧改革,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推动差异化发展,突出洛阳特色,形成百花齐放、多姿多彩的旅游产品体系。

  推动“旅游+”发展,发挥全域旅游业综合带动效应,加快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生态、城建等方面的融合,加快旅游发展从“围景建区、设门收票”向“区景一体、产业一体”转变进程。

  强力推进重大旅游项目建设,逐步形成若干核心景区带动、众多特色景点围绕,丰富多样,互为补充的旅游景区、景点集群,形成洛阳旅游核心吸引力。

  建设“全域乡村休闲旅游公园”——孟津县旅游发展促进局局长谢红星

  

 

  孟津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自古以来风光秀美、文化厚重。沿黄风景带、黄河湿地景区景色优美,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和西霞院水利工程远近闻名,汉光武帝陵、龙马负图寺、王铎故居等古迹星罗棋布,平乐牡丹画、朝阳唐三彩、黄河石画、粤钰青铜器等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尤其是近两年兴起的农业休闲生态园,和现在正在积极兴建的以卫坡古村落、唐三彩旅游小镇为代表的10余个文化旅游项目、美丽乡村项目遍布城乡,为孟津发展全域旅游、经济转型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

  全域旅游是伴随旅游业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型升级过程而全新定位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孟津将以建设“全域乡村休闲旅游公园”为抓手,依托区位优势、文化遗存、山水资源、特色文旅项目、休闲农业庄园,围绕“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景观,让每一个村庄都成为景区”的理念,把全县当作一个大景区来谋划经营,让各项建设与全域景区化建设协调发展,全民参与、全域打造、全行业联动,着力把家园变成花园,把小景点连成大景区,激发乡村旅游活力,带动全域旅游发展,实现“全县是景区、处处是景观、村村是景点、人人是导游”的目标,推动孟津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

  把嵩县全域打造成开放式5A级景区——嵩县旅游局副局长张相正

  

 

  不久前,嵩县与栾川县一起成功入选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由此可见,嵩县在发展全域旅游的队伍中走在前列。

  嵩县将按照“生态优先、旅游带动、全域规划、城乡一体”的原则,以白云山为龙头,同时打造天池山红色旅游度假区、木札岭山地旅游度假区、卧龙谷休闲度假区、伊河漂流森林漂流度假区等一批精品景区,把3009平方千米的嵩县全域打造成一个开放式5A级景区。

  此外,嵩县全域范围的各个产业也将按照旅游的标准和理念来转变发展方式。农业围绕旅游调整结构,发展农业景观化种植、特种养殖,推动特色鱼宴、采摘游等综合性休闲旅游项目发展;工业围绕旅游开发产品,采矿业加大环保力度,制造业着重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将部分企业打造成集产、学、研、游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社会服务围绕旅游突出特色,城镇建设围绕旅游完善功能,市政设施实行人性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完善游憩接待功能。

  嵩县全域旅游理念体现在全民参与、明确分工、细化责任、以奖代补等诸多方面,计划实施“572510工程”,加速建设全域美丽乡村,做到以点穿线、以线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独具特色的魅力乡村10个,为旅游大环境的形成提供坚实支撑。

  五大旅游产业板块助推汝阳全域旅游发展助推汝阳全域旅——汝阳县旅游局局长杜江波

  

 

  汝阳境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汝阳县委、县政府对旅游产业的开发也是一直按照全域旅游的思路进行。

  汝阳全域旅游开发包含五大旅游产业板块:一是以西泰山景区为主,涵盖龙隐景区、恐龙谷漂流,集会盟文化、杜鹃文化、情侣文化于一体的西泰山养生度假旅游产业板块;二是以云梦山为主,涵盖鬼谷文化产业园、岘山-玉马湖、观音寺,集鬼谷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于一体的文化养生旅游产业板块;三是以恐龙园为主,涵盖恐龙馆、恐龙遗址群,集地质科普、古生物体验、观光娱乐等于一体的休闲科普旅游产业板块;四是以大虎岭为主,涵盖户外运动基地、杜康造酒遗址公园、杜康产业园、温泉度假区、二马山度假区、万亩生态示范园,集田园风光、休闲体育、杜康文化、工业观光于一体的养生体验旅游产业板块;五是结合前坪水库建设,规划开发前坪水库旅游产业板块,打造集生态观光、文化旅游、水上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中原地区乃至中国旅游胜地。

  全域旅游理念贯穿汝阳全县旅游发展,“十三五”期间,汝阳将把旅游产业作为新型战略支柱产业,引领全民参与全域旅游开发,带动县域群众脱贫致富。

  抓好景区建设为全域旅游锦上添花——洛阳白云山景区总经理刘芝伦

  

 

  嵩县是洛阳市首批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县市之一,全域旅游的发展成绩斐然,加上“5A嵩县”的旅游发展战略,为白云山景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白云山景区将把握大好机遇,对景区精心策划、科学规划、精准投资、高标建设,同时保护环境、规范管理、做好服务、塑造品牌,做行业标杆,对景区进行全面升级,为洛阳乃至全国游客提供更好的休闲旅游度假产品。

  白云山景区规划总投资为120亿元,目前,已同成都杨振之来也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合同,景区将通过规模化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旅游业态质量、增加游客接待数量、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全面进行提升。

  在全域旅游方面,白云山为“5A嵩县”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不仅为周边百姓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拉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也为嵩县的发展添砖加瓦,为洛阳旅游的大发展锦上添花。

  未来,白云山将继续抓好景区建设,提高景区服务水平,把景区做大做强,让游客愿意来,愿意再来。

  关注全域旅游进展开发全域旅游产品——河南中旅集团洛阳分公司总经理吴晓波

  洛阳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市区有白马寺、龙门石窟、关林等景点,县区有白云山、鸡冠洞、重渡沟、汉光武帝陵等景点,采摘、温泉、垂钓等休闲旅游项目也很丰富,但因为种种限制,长期以来,到洛阳的游客多以2天到3天的短线观光旅游为主。

  要把客人留下,确实需要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统筹规划,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旅游需求,促进我市旅游业发展,助推我市经济增长。

  全域旅游是把一个行政区当作一个旅游景区,科学地、系统地进行旅游规划,这不仅是旅游从业人员的事儿,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民参与。

  全域旅游若规划实施得当,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良好,不但能够更好地引客入洛,而且能让更多的游客在洛阳停留更长时间,把以往的短线观光旅游,变为长时间的休闲旅游。

  若我市能实现统筹城乡全域规划、整合资源全域发展,旅行社将根据行业发展情况,针对市场需求开发出更多长期的、有深度的、覆盖洛阳全域的旅游产品,用美景和服务把游客留在洛阳。

  

作者:金曦 通讯员:顾冀嘉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