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顶山市鲁山县政府获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2月18日作出决定,命名鲁山县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
相传,很早以前,鲁山县辛集乡境内的露峰山南麓有个小山村,村里住着一位叫孙守义的男青年。孙守义自幼父母双亡,与兄生活。他白天放牛,夜宿露峰山山洞。后经老牛指点,他巧盗下凡到莲花潭洗澡仙女的红衣,与仙女得以成亲。仙女配牛郎,夫妻恩爱,男耕女织,与邻和睦,生育一双儿女。后人们将孙守义住的这个村叫孙义村。
鲁山县十分重视牛郎织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研究、开发利用工作,去年专门举办了牛郎故里山歌会,并向中国民协申报“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2008年8月,中国民协组织专家组,赴鲁山县辛集乡进行实地考察。专家组认真考察了孙义村的孙氏祠堂、牛郎洞、九女潭,走访了村民,观看了民歌对唱活动。专家组认为,牛郎织女的故事虽在全国家喻户晓,但像鲁山县辛集乡孙义村这样将牛郎织女视为祖先、世代供奉、年年祭祀、千秋不变的实不多见。牛郎孙义的后裔年年祭祀牛郎织女,家家都知孙义是先祖,个个都能唱歌颂牛郎织女的山歌,充分体现了孙义村对牛郎织女爱之深,爱之诚,该村极其丰富的牛郎织女文化现象很有特色。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命名决定中指出,孙义村极其丰富的牛郎织女文化现象很有特色。河南省民协和鲁山县要按照相关规划做好各项工作,切实抢救、保护和弘扬优秀民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