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凤有副局长在全省旅游建设项目观摩暨云台山旅游服务质量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两天,我们先后到陈家沟、圆融寺、穆家寨、云台山等地的旅游项目施工现场,进行了观摩考察。大家普遍感到,焦作市强力实施旅游项目带动战略,重视程度高,推进力度大,工作作风实,在全省旅游项目建设领域走到了前列,形成了亮点,树立了榜样。一会儿,范局长还要就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对今年全省旅游项目建设情况作一个初步点评。
2011年,全省旅游系统紧紧围绕省政府下达的“双二百亿”目标任务,坚持以旅游集聚区、旅游目的地、旅游度假区和旅游集散地为抓手,以精品项目为龙头,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创新思路,强化服务,跟踪督导,全面推动,旅游项目建设与招商引资工作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提前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截止目前,2011年全省在完成旅游项目投资248亿元,招商引资总签约金额达356亿元。今年我省旅游项目建设主要呈现出以下六个突出特征:
一是前期准备好。细致、充分、科学的前期准备工作,是旅游项目扎实推进的基础和保障。针对旅游项目建设普遍存在的主题不新、特色不强、手续不全等问题,各地纷纷加强了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洛阳市针对重大旅游项目前期策划工作不扎实、可研和环评不完善、建设内容不科学等现象,坚持旅游项目先规划再建设,确保有序开发。新乡市针对交通条件和接待设施等瓶颈性问题,策划了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旅游项目,纳入十二五旅游专项规划,进一步增强了旅游业的发展后劲。云台山旅游休闲街区、港中旅登封旅游小镇、建业环球美食城等项目,在前期工作中高度重视规划、可研、环评等工作,反复论证,严格报批,确保项目科学运营,理性推进。陈家沟太极拳文化国际旅游养生基地项目,狠抓项目开工前的规划编制、土地审批等基础工作,坚持高标准策划,高水平建设,确保项目高效推进,年内已完成投资1.8亿元,建设了演武厅、接待中心等主体工程,即将开业。圆融寺文化旅游区今年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控规和详规的设计,并依据规划对景区进行全面升级改造,预计3年内将投资2亿元,重点推进建设国际禅修养生健康中心、舍利塔院项目建设、佛教艺术品陈列馆等项目。永城芒砀山旅游产业集聚区,坚持国际化视野,大手笔策划,创新“大区小镇”旅游开发模式,放大了旅游业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作用,激活了以芒砀山汉文化旅游区为核心的区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为集聚区内的旅游项目建设提供了极富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二是推进力度大。一是各级领导重视程度高。郑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督导项目建设,对市旅游局下指标、定任务,提出明确具体要求。洛阳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带领县市(区)委、政府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走出去招商引资,考察项目,并结合实际安排部署一大批旅游项目建设。焦作市牢牢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旅游经济”的工作思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旅游项目工作专项情况汇报,市人大领导带队对旅游项目工作进行视察,市旅游局一把手亲自安排部署旅游项目工作,并多次到旅游项目建设现场进行实地调研。三门峡市委书记杨树平一个月内几次到景区实地调研,协调解决道路、供电、供水等问题。信阳市委书记王铁同志亲手抓、亲手协调重点旅游项目,市政府领导针对鸡公山万国文化小镇项目铁路部分的土地利用、管线迁改问题,亲自到武汉铁路局与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专题对接会商。
二是瓶颈问题解决的好。今年省局采取强化“六个对接”(即:与国家旅游局驻外办事处对接,与省政府招商引资重大活动对接,与各省辖市以省政府名义举办的经贸活动对接,与局旅游促进处、国际处对接,与金融机构对接,与各地商会机构对接)的办法,积极为项目单位提供融资平台。仅2011年7月22日在省旅游局会同省政府金融办、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河南监管局召开的河南旅游与金融深度合作对接会上,就完成项目签约66.17亿元;为解决旅游项目引导资金不足的问题,济源市将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从去年的500万增加到2000万。市政府专门斥资6000万对高速王屋山站至景区的6公里沿线道路进行综合景观提升,其中:斥资700万元的王屋镇五里桥村、下冶镇韩旺村100余户农家乐高标准打造工程已经启动。三是责任主体明确。如:洛阳市旅游局专门成立了旅游重点项目联系服务领导小组,将重点旅游项目分解到人,全程督查,跟踪指导,并实行项目建设情况周报制,确保及时、动态掌握旅游项目信息。四是督导力度大。如:许昌市旅游局全面推行项目建设责任制、进度月报制、季度通报制和年度考核制,制定了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分解责任,强化措施,保障有力,效果明显。
三是项目进展快。2011年,我省旅游在建项目总投资较2010年增加了133.59%,完成投资增加了22.15%。其中,郑州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项目全年投入约10亿元,目前一期基础施工已完成总量的95%;云台山大型综合旅游项目目前已经完成投资9.68亿元,总投资5亿元的云台天阶度假酒店已于10月18日奠基开工;鄢陵花木生态休闲旅游区按照5A级景区标准打造,目前已完成投资12亿元;舞钢市龙凤湖旅游度假区定位于具有国际水准的标杆性旅游度假目的地,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10亿元;嵖岈山温泉小镇项目于2009年8月份开始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6.9亿元,占总投资的37%。该项目2011年完成投资3亿元,目前25栋温泉VIP木屋已建成使用,温泉酒店主体工程正在装修,1200亩薰衣草、玫瑰园已完成;南阳国际玉城项目已完成投资4亿元,占总投资的40%。一期36栋古建商铺已建成并开市营业,相关配套景观水系全部建成,二期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底交付使用。三期正在办理土地审批手续;漯河沙澧河风景区沙滩浴场项目于今年1月份动工,目前已全部竣工并正式对游客开放。
四是龙头项目多。2011年全省在建旅游项目中,10亿元以上项目数54个,占项目总数的13.74%;总投资1987.28亿元,占投资总额的78.64%;完成投资额113.44亿元,占完成投资总额的45.64%。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4个,总投资1171亿元;30-50亿元项目11个,总投资377.8亿元;20-30亿元项目7个,总投资161.5亿元;10-20亿项目23个,总投资276.98亿元。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投资260亿元的“轩辕圣境”黄帝宫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投资120亿元的舞钢市龙凤湖旅游度假区一期工程建设项目,投资120亿元的开封市朱仙镇国家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项目,投资70亿元的西霞院旅游区(吉利)开发项目,投资50亿元的丹阳湖景区旅游景区开发项目,投资50亿元的三门峡温泉保健度假区建设项目等。这些旅游项目投资规模大,综合带动能力强,在区域范围内影响力较强,必将成为我省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
五是业态结构优。顺应旅游业由观光主导向观光与休闲度假并重转变的大趋势,休闲度假、参与体验、文化创意等专题类旅游项目不断落户我省,集观光产品、度假产品、专项产品于一体的多元化旅游项目业态结构正在加速形成。旅游业与农业、文化、体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产生了一大批业态新、投资大、带动能力强的旅游项目。其中包括:投资18亿元的郑州马渡乡村公园项目、投资5亿元济源王屋山农业旅游度假村项目、投资3.5亿元的栾川盛世休闲农庄项目、投资50亿元的河南建业方庄旅游服务区项目,投资30亿元的信阳鸡公山影视基地暨万国小镇项目、投资30亿元的洛阳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工程项目、投资20亿元的平顶山体育旅游休闲度假区项目、投资10亿元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二期项目、投资7亿元的安阳市洹水湾温泉旅游区、投资7亿元的长垣中华食博园项目、投资5亿元的漯河梦幻沙澧河流剧场、投资1.5亿元的杂技之乡东北庄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建设项目、投资1.2亿元的西泰山旅游度假风情小镇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相继投入建设,极大的丰富了我省旅游业的产品格局,优化了旅游业的发展要素,推动了全省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六是集聚程度高。旅游项目的集中布局和集聚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今年,我们围绕《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重点打造10大旅游产业集聚区的要求,以集聚区为载体,充分发挥集聚区资源要素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今年全省10大旅游产业集聚区共完成旅游投资约77.62亿元。其中,郑州新区旅游产业集聚区完成旅游投资20亿元,包括:郑东新区五星级酒店群项目、郑州华强文化产业基地(一期)项目、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4A景区创建项目等;许昌鄢陵旅游产业集聚区年内完成旅游投资11.2亿元,包括:投资40亿元的花都温泉国际度假小镇项目,以及鄢陵旅游接待服务中心项目、花溪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度假区项目、花博园景区建设项目等;驻马店嵖岈山旅游产业集聚区年内完成投资8.6亿元。包括:总投资18.6亿元的嵖岈山温泉小镇建设项目,总投资6亿元的嵖岈山风景区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以及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文化体验区、狮象湖水上乐园等项目;焦作云台山旅游产业集聚区年内完成旅游投资10.53亿元。包括:总投资50亿元的云台山大型综合旅游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河南建业旅游综合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云台山旅游休闲街区项目等。
今年,全省旅游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区域发展不均。受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旅游资源分布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各地旅游项目建设不均衡的问题逐渐凸显。2011年,许昌市完成投资36.88亿元,郑州市完成投资33.4亿元,洛阳市完成投资31.46亿元,平顶山市完成投资29.15亿元,南阳市完成投资27.76亿元,共计158.65亿元,占全省完成投资总额的63.83%。(各省辖市完成旅游投资及招商引资数据见附表)
二是策划水平不够。策划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旅游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获利能力。当前,我省旅游项目的整体策划水平仍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大项目不多,缺少能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带动作用的龙头旅游项目;二是特色不鲜明,旅游项目雷同化,重复性建设仍普遍存在;三是前瞻性不强,缺少能够跳出资源、审时度势,体现当今旅游业发展最新趋势的旅游项目;四是创意不够,旅游项目与科技、动漫、艺术等产业的结合度还不高。这一方面是因为承担旅游项目策划工作的团队素质不高、视野不宽,另一方面是因为有关部门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把关不严、论证不充分。
三是项目总投资量偏低。2010年,山东省旅游项目总投资8924亿元,完成投资1025亿元;湖北省在建旅游项目总投资1833.4亿元,旅游项目签约金额达1086.9亿。湖南省在建旅游项目总投资3212亿元,旅游项目签约金额达1024亿元。河北省实际完成旅游投资234亿元。相比较之下,我省去年完成投资203亿元,签约引资合同金额299亿元,还存在较大差距。
四是资金到位率不高。2010年,全省完成旅游投资额占总投资的比重为18.76%。2011年,该项指标降为9.84%。较之于去年,全省旅游总投资额虽增了一倍,但完成投资量却减了一半。还有一些项目已签约一年有余,可到现在资金没到一分。因此,各地应严格按照“策划一批、签约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原则,既要抓好项目签约,更要抓好资金到位和项目落地,讲求实效。
五是参与体验性项目较少。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全球经济正在加速向体验经济过渡。随着大众旅游的飞速发展,能满足参与体验需求的旅游项目和产品逐渐受到游客青睐。目前,我省在建和拟建的旅游项目中,参与体验性项目仍然偏少。因此,各地要顺应这一趋势,因地制宜,加快策划实施一批影响力大、关注度高、参与体验性强、深受大众游客喜爱的旅游项目,真正实现由观光型向参与体验、休闲度假与观光并重型转变,实现旅游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
同志们!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和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颁布,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希望大家站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历史起点上,抓住机遇,主动融入,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去开拓新局面,为全省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2011年12月27日

- ·关于深入开展“品质旅游 伴你远 07-06
- ·河南省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暑期旅 07-04
- ·关于召开庆“七一”暨创先争优活 06-28
- ·关于印发《河南省旅游局2012-20 06-26
- ·关于报送2012年上半年旅游监管工 06-26
- ·关于召开2012全省旅游项目暨乡村 05-25
- ·河南省旅游局河南省人民政府宗教 05-24
- ·关于确定首批全省旅游标准化试点 0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