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州地坑院景区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景区外围的百艺苑集中了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是选购旅游商品的好去处。
充满了当地民俗色彩的老虎布艺、豫西剪纸、手工银饰、土特产店……各色小店都以古朴原始的商铺风貌展示在游客面前。由于地处豫晋交界之地,晋商文化的风貌可见一斑。
栩栩如生的虎头鞋、布老虎,色彩鲜艳的布艺小毛驴……都是过往游人驻足观赏的焦点。
景区将22个各具特色的地坑院修葺链接,院院有主题,坑坑有特色。
挂满脸谱的地坑院里,当地的锣鼓书正在上演。陕州锣鼓书作为一个稀有的汉族戏曲剧种,在戏剧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艺术价值非常突出。
糖画是大朋友和小朋友的最爱,龙、兔子、孔雀,人人手上都举着,直吃到满手满脸都是,笑在脸上、甜在心里……
泥塑的各类小摆件,最受欢迎的还是十二生肖。
院落的窑洞内根据不同的主题展示着不同的陕州特色民俗工艺品。各类泥塑汇聚一室,很具黄土塬特有的气息。
天井窑院是陕州地区特有的民居文化。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当地人称为“地阴坑”、“地窑”,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4000多年的历史。2007年河南陕县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地坑窑院文化之乡。
捶草印花:这是当地的一种印染技艺。采来“芊棒棒草”这一豫西地区特有的野生植物,把它们夹在白棉布中间,用棒槌敲打,草儿的汁液慢慢渗进棉布中,一会儿工夫,草叶形状的图案就印染在了布上,充满自然的韵味。
当巧手的阿姨将轻质黏土和面塑艺术结合起来,原始的非物遗在现代的工艺创作中又焕发出全新的魅力。
百味巷汇聚了当地的各色小吃,十大碗、羊肉汤、脂油烧饼、水花佛手糖糕、面豆、大刀面等都是陕州特色美食,大锅大碗大灶台,更是展现了当地的淳朴。
百家姓广场位于百味巷的巷口,过往的人群纷纷驻足于百家姓墙前,都希望能找到自己的姓氏。
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正门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