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利用旅游业在脱贫攻坚中关联度高产业链长的突出优势,融合高速免费交通惠民政策,启动助力脱贫攻坚的创新尝试,从8月1日至8月20日,河南省旅游局联合河南省政府研究室、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河南省扶贫办、洛阳市人民政府和栾川县开展了为期20天的“自驾游栾川,高速全免费”旅游公益扶贫活动,全国所有自洛栾高速栾川站、重渡沟站下站的7座以下(含7座)客车免河南省内高速公路通行费。此次活动探索实施了“旅游+交通+扶贫”的扶贫新模式,在全国县域旅游城市中尚属首次,是旅游扶贫新模式、旅游营销模式、旅游管理模式和旅游发展模式的一次大胆尝试和创新,打破了栾川旅游新纪录,积累了栾川旅游新经验,弘扬了栾川旅游新形象。在全国形成了旅游扶贫示范效应、旅游惠民示范效应和全域旅游示范效应,进一步巩固了栾川在全国县域旅游中的引领地位,为全域旅游发展贡献了栾川经验。
一、产业带动效应突出
活动期间旅游产业兴旺火爆,食、宿、行、游、购、娱收入大增。直接效益:活动20天内,111万人的游客接待量,7.57亿元的旅游综合收入,相当于去年全年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单单8月5日一天,在栾游客量达到9.6万人,创下栾川旅游历史上单日游客接待最高纪录。景区接待增幅明显,各主要景区共接待游客73.72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5189.7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61.63%、72.53%;间接效益:带动了与旅游紧密相关的农业、商贸流通业、信息产业等相关产业发展,餐饮、住宿、加油站、商场、超市、娱乐等服务业收入实现翻番;溢出效益:活动也带动辐射了周边县市旅游业发展,嵩县、西峡、鲁山、卢氏等县区从中直接受惠受益,西峡、新安、武陟等地紧追栾川步伐,相继推出了各种高速免费活动版本。
二、富民效应充分显现
一是增加了收入。全县1167家农家宾馆近3.3万张床位,周一至周五期间入住率达到70%以上,周末入住率达到100%,庄子村、养子沟村、大南沟村等乡村旅游重点村周末“一房难求、一床难求”,富民惠民效应明显。二是带动了扶贫。陶湾协心村、红庙村、西沟村,潭头拨云岭村,大王庙村,重渡沟管委会的北乡村、仓房村等一批新发展乡村旅游的贫困村,也在活动中得到实惠,大批游客到这些地方游玩消费,有效带动了参与到旅游接待服务的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三是促进了就业。活动期间全县乡村旅游实现新增就业2000余人。
三、品牌形象显著提升
7月24日当天,高速免费活动一经发布,迅速引爆网络媒体,人民网、新华网、腾讯网等1496家新闻媒体对活动予以转载报道,栾川高速免费成为当天国内十大新闻,百度搜索指数显示,仅仅第一周,活动宣传覆盖人群已经过亿。活动开始后,新华社、河南日报等主流媒体又专门以专题报道的形式对此次活动进行了跟踪报道,栾川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显著提高,奇境栾川再次叫响全国。
四、栾川模式提质丰富
一是注入新内容。旅游扶贫的高速免费政策创新、旺上更旺的整合营销创新、全域开放的旅游空间产品创新、全域旅游时代的管理体制创新、假日旅游的制度创新,为享誉业界的“栾川模式”注入了新内容。二是赋予新价值。政府善行管理、行业组织善行治理、企业善行运营、游客善行消费、居民善行参与,通过“内有向善之心、外有向善之行”,把向上向善栾川模式新理念推向了全国。三是塑造新品牌。提升了栾川模式3.0版:“党政统筹、创新驱动、全域发展、旅居福地”,巩固了栾川在全国县域旅游中的引领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