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河南旅游工作 >> 正文
38
河南省旅游局办公室
2013年08月18日 
 

“悟道王屋看旅游”大型体验互动活动报道之二

 

探“道”王屋发展

 

背依八百里巍巍太行,俯视九千弯茫茫大河,地处华北平原,四相钩连,八方呼应,水陆交通畅达,虽幽深而无登高之苦,虽绮丽而无柴米之匮,加上拔地通天的天坛极顶和道教十大洞天之首的文化积淀,王屋山注定成为全市旅游发展的浪头“巨擘”。

619,来自相关镇、局委和景区、旅行社、农家乐等社会各界代表齐聚王屋山景区,感知景区发展脉动,品味济源山水文化,探讨王屋山景区的提升之“道”,为景区发展谋高招、支妙招、出实招。

 

“道法自然”  让景区“精致精致再精致”

景区有何新变化?景区建设怎么搞?先到现场看看再说。从愚公雕塑广场,到银杏树广场,从紫微湖水毁道路复修处,到天坛神路改造现场,大家一路走一路看,一面想一面议。

愚公移山群雕处,通过对地面的处理、绿化的提升、群雕底座的改造,彰显出大气磅礴、气势恢宏的建设风格;银杏树片区,正在修建的高档防腐木构造的仿古栈道,实现了人车分流;高标准改造的天坛神路,彰显了景区建设的精细化理念。“变化真不小,标准越来越高了。”五龙口镇旅游办主任孔利杰忍不住感慨,“从景区沿线撒种的波斯菊、白三叶,还有路边新植的碧桃、风景竹等,可以看出景区建设越来越精细化了。”

“构建旅游大环线、打造5A级景区是我们的目标。”王屋山景区负责人商国平介绍,今年以来,王屋山景区从道路、河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先后开展了索道下站—紫微湖水毁道路复修、愚公雕塑广场整治、天坛神路改造提升、河道治理、林山—王母洞区域开发、天坛走廊等项目建设。“我们还要加快推进阳台宫区域道文化广场、紫微宫、索道提升、王母洞区域、景区亮化等项目的建设力度。这些工程完成后,景区建设将再上一个新台阶。”商国平说。

“今年是王屋山景区投资最大、项目最多、变化最快的一年。”副市长孔庆贺说,在道教中,特别突出“道法自然”的理念,我们所见到的一些道教宫观依山傍水,或以林掩其幽、或以山壮其势、或依水秀其姿,形成了自然山水与建筑结构相融合的独特风格。“‘道法自然’提示我们:最高的境界是自然而然。在王屋山的建设提升和精品打造中,要注重内涵提升,特别要依山就势,宜圆则圆、宜方则方,少雕琢、多自然。”孔庆贺说。

 

挖潜增效  让链条“长点长点再长点”

“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活动的六大要素,也是拉动旅游经济的重要依托。旅游产品的“含金量”,在于要让游客住下来,在当地游览、住宿、消费。

最新开发的王屋宝照、王屋神剑、聂政剑、蜂蜜制品(旅行装)、桃木工艺品、愚公移山钧瓷等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了新的购物选择,一定程度上拉长了产业链条。但是,王屋山景区没有星级宾馆,参与型、体验型、娱乐型项目及旅游演艺产品也较少。

“要想壮大旅游产业,产业链条越长越好。”市旅游局局长曹磊在讨论会上提出,王屋山景区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丰富“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通过景区发展带动交通、餐饮、住宿、商品、娱乐等全方位发展,拉动三产,增收富民,提高旅游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值。

目前,“快旅漫游”的新旅游形式渐成气候。大家在讨论中认为,为了适应游客旅游形式的变化,王屋山景区在拉长产业链条时要注重“两手抓”。一手抓新的旅游产品特别是高端旅游产品的开发,丰富旅游产品门类,提升档次;一手抓“全产业链条”的打造,比如:在住宿方面,引进快捷连锁酒店;演艺方面,争取形成演艺剧目创作、营销、展演和后续开发的完整产业链;购物方面,要挖掘丰富的道文化和民间风俗资源,提升旅游商品的创意、制作水平;建设大型定点购物场所或购物街等,从根本上改变“看完王屋就走人”的现象。

“加强区域和行业合作,完善利益链条,亦很重要。”青年旅行社总经理杨聚顶认为,树立“旅游景群”的理念至关重要。“要探索客源互送、互换,宣传促销资源互享的合作机制,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构筑互利共赢的利益链条。”杨聚顶说。

 

“非常之道” 让营销“落地落地再落地”

全省267家景区中,70%以上为山水型景区,全国道文化景区多达100余家。王屋山的“卖点”到底在哪里?如何“吆喝”效果更好?

“道家‘无中生有’的观点对王屋山景区发展无不启发。王屋山依山水景观,塑道教品牌,必须走‘非常之道’。”孔庆贺在讨论会上开宗明义地指出创新观念的重要性。“勇于创新、善于创新,顺应旅游市场的发展规律,研究游客的心理需求,才能在群雄逐鹿的旅游‘红海市场’中脱颖而出。”孔庆贺说。

“创新营销的方法很多,但是越接地气越好。”商国平认为通过精准定位旅游市场让营销落地非常重要,“我们将根据景区客源市场实际情况,精准定位旅游市场,并利用微博、手机短信、门户网站等现代传播手段,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王屋山深厚的道文化内涵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不断提升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

以前,一些地方的旅游营销活动就是召开推介会,发放资料,很难形成长效。针对这种情况,大家认为,要让王屋山景区的营销工作取得实效,就必须改变游击式、空降式的做法,而是有针对性地研究市场、分区突破、巩固提升。“在北京西站,我就看到了济源旅游的广告,非常亲切,效果也非常好。”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孔东征从自己的亲身体会谈到景区“客源地”营销的重要性。“营销就不能局限于形象宣传阶段,形象营销要和旅游市场、产品营销相结合,告诉游客怎么来,配置好资源让他们来。”孔东征说。

“王屋山景区叫响全国,同样离不开与其他景区的合作。”市旅游局市场促进科科长杨坤认为,各景区抱团闯市场非常重要。杨坤解释,随着旅游营销的升温,以省域为板块将旅游资源进行整体宣传在国内各大媒体上风起云涌,好客山东、老家河南、大美青海、七彩云南、多彩贵州、灵秀湖北、美好江苏等旅游传播口号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认知。“这些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景区宣传营销的过程中,需要以王屋山景区为龙头,并且把其他景区整合在一起,全市一盘棋,抱团闯市场。”杨坤说。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