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河南旅游工作 >> 正文
33
河南省旅游局办公室
2012年03月31日 
 

从珠三角绿道网建设得到的启示

河南省旅游协会

 

绿道(Greenway)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可分生态型、郊野型和都市型三种类型。主要由人行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游径和停车场、游船码头、租车店、休息站、旅游商店、特色小食店等游憩配套设施及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构成。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并为居民提供充足的游憩和交往空间。

广东省政府在《珠三角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中提出,从2010年起,率先在珠三角地区规划建设6条总长约1690公里的集环保、运动、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区域绿道,构成珠三角绿道网的主体框架,争取一年基本建成、两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同时,要求各市将规划建设城市绿道与社区绿道,与六条区域绿道相连通,逐步形成连接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的三级绿道网络。2010年后,引导珠三角绿道网向省内东、西、北地区延伸。目前,广东省绿道网建设已成为旅游线路新亮点。1号绿道主要沿珠江西岸布局,以大山大海为特色,西起肇庆双龙旅游度假区,经佛山、广州、中山,至珠海观澳平台,全长约310公里,途经50多个发展节点,直接服务人口约580万人。2号绿道主要沿珠江东岸布局,以山川田海为特色,北起广州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经增城、东莞、深圳,南至惠州巽寮湾休闲度假区,全长约480公里,途经50多个发展节点,直接服务人口约530万人。3号绿道横贯珠三角东西两岸,以文化休闲为特色,西起江门帝都温泉,经中山、广州、东莞、惠州,东至惠州黄沙洞自然保护区,全长约370公里,途经60多个发展节点,直接服务人口约500万人。4号绿道纵贯珠三角西岸的中部,以生态和都市休闲为特色,北起广州芙蓉嶂水库,向南途经佛山、珠海,南至珠海御温泉度假村,全长约220公里,途经20多个发展节点,直接服务人口约570万人。5号绿道纵贯珠三角东部,以生态和都市休闲为特色,北起惠州罗浮山自然保护区,途经东莞、深圳,南至深圳银湖森林公园,全长约120公里,途经20多个发展节点,直接服务人口约230万人。6号绿道纵贯珠三角西部,沿西江布局,以滨水休闲为特色,北起肇庆贞山,向南途经佛山、江门,南至江门银湖湾湿地及古兜温泉,全长约190公里,途经20多个发展节点,直接服务人口约155万人。广东各市建设绿道积极性高,原省规划建设绿道1690公里,现发展到2372公里。绿道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有绿道经过的地方比没有绿道经过的地方,村集体收入平均增加了50%

规划建设珠三角绿道网,是广东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指出,此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实施区域一体化战略的具体行动,是推动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宜居城乡建设的重点工程。他要求,要把这件利国利民、福泽后代的好事办好,全省上下必须树立全省绿道建设一盘棋的思想,打破行政区划和部门分割的壁垒,真抓实干,群策群力,边总结边推广,按照规划和期限将珠三角绿道网打造成为全省一项标志性工程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省与广东相比,无论从旅游资源、地理环境、交通条件来说,都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在闲暇之余,选择了自驾车、骑自行车、徒步旅行等方式,加入到户外运动的行列,我省各地通过网友俱乐部自发组织的自行车骑行群体越来越多,队伍不断扩大。借鉴广东成功经验,因势利导推进我省绿道网的建设,不仅可以更有效地整合利用我省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发挥我省地理位置适中和交通便利的优势,推动河南人游河南、外省人游河南市场发展。同时,对于调整我省旅游产品结构、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促进城乡交流、改善人居环境、倡导全民健身和节能减排等,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绿道网建设具有六大功能和作用:一是有利于提高区域宜居性。将城市内部的公园、绿地等开敞空间与外部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区域绿地串联起来,形成集生态保护与生活休闲于一体的绿色开敞空间网络,不仅能保护生态环境、缓解城市热效应,还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户外活动空间,促进宜居城乡建设。二是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建设绿道网,串联起众多历史文化资源,使历史文化资源及周边的环境既能得到有效保护,同时还有利于强化城市的文化特色,提高居民的地方归属感和自豪感。三是有利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有助于完善生态网络,增强生态空间的连通性;能够保护动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和迁徙廊道;还能够吸收水面、树林和灌木丛中的污染物,起到净化空气、改善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作用。四是有利于扩内需促增长。绿道网除了带来生态效益外,还能直接带动旅游观光、运动健身、宾馆餐饮等休闲产业和交通运输、文化娱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间接带动或影响农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等的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绿道沿线地区经济增长。五是有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绿道网建设通过连接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及城乡居住区等,既能优化区域生态格局,构筑绿色开敞空间,又能促进各地人流和物流的自由高效流动,形成一体化的生活休闲格局,成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六是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绿道网建设是以政府为主导,在各相关部门协调指导、统筹规划下进行的一项投资小、见效快、惠及面广的工程,也为生态、休闲、健身、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给发展沿线的服务业创造了条件和机会。因此,这项工作的开展能够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新形势下旅游部门拓展思路、工作创新的重要抓手,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民心工程。


本期报:
国家旅游局,省委常委,省人大副主任,省政府副省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省政协主席、副主席,省委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省人大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
送:
局领导、各省辖市有关领导。
发:
机关各处室、局直各单位,各省辖市旅游局,巩义市、邓州市、永城市、固始县、项城市旅游局。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