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河南旅游工作 >> 正文
156
河南省旅游局办公室
2011年10月07日 
 

大旅游发展已见成效  产业带动持续强劲

—2011年河南“十一”旅游工作情况综述

   

“十一”黄金周前,由于我省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备战措施,加之今年以来我省旅游持续宣传推介以及假日期间天气较好,全省迎来旅游高峰,各项指标再创新高。据统计,101—7日,我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527.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7.7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13.5%16.3%,较好地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目标。

一、游客结构持续呈高端化发展,休闲度假游趋势更加明显。云台山、少林寺、龙门石窟等九大5A级景区品牌带动作用明显,其中云台山7天共接待游客35.2万人次,门票收入达3286.8万元。文化、生态、乡村、工业、近郊等新老旅游景区(点)全线飘红,旅游与文化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已明显见效。一是长线高端游客持续增多。韩国、台湾、新加坡等境外游客同比增长均在15%以上。省外旅游市场半径进一步扩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的长线游客数量

 

上升,特别是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等九大5A级景区接待外省游客达58%以上,反映出我省旅游正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二是自驾游迅猛增长,占全省游客的80%以上。成为我省游客高端化的又一个重要标志。三是休闲度假等新兴旅游业态游快速增长。返璞归真、崇尚自然、放松休闲以及红色旅游成为今年“十一”假期旅游的突出特点,全省18个省辖市的生态、近郊等游乐场所游人如织,其中郑州绿博园、黄河游览区、许昌花博园总接待量均在20万人次以上。南召莲花温泉、许昌花都温泉等全省7大温泉度假区接待游客16.5万人,温泉经济已成为我省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南湾湖、薄山湖等山水休闲度假区也人财两旺。红旗渠、南街村、竹沟鄂豫皖苏区首府等红色旅游景区同比都有大幅上升。高端游客增长和休闲度假游的增加,标志着我省旅游正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我省旅游业转型升级已见成效。

二、产业带动作用持续增强,旅游综合收入明显提升。今年我省假日旅游不仅体现在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质量、效益的提升上。假日期间新郑机场共增加8条航线,并加密了3个航线的航班,7天起降航班1839架次,共运送游客22万人次。铁路以及郑开、郑新、新开等城际交通几乎满负荷运转。全省星级酒店特别是农家乐、涉外酒店营业收入是平时的2.5倍以上,入住率都保持在85%以上,洛阳、信阳、开封等市酒店及农家乐宾馆入住率均在90%以上。全省推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等旅游演出节目达900多个,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增加了旅游消费。汴绣、钧瓷、汝瓷、玉雕、泥泥狗、麦秸画等我省传统工艺品和新郑大枣、怀山药等土特产深受游客欢迎,日销售收入是平时的3倍以上。同时,还带动了观光农业、工业、商务、通讯等方面的发展。据统计,假日期间来我省的游客人均每天消费544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元,旅游综合收入与去年同比显著增加,标志着我省旅游业已形成了一个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满累累硕果的产业链条,对经济社会的综合带动作用十分强劲。

三、市场秩序持续平稳有序,我省旅游形象得到较好展示。节前,省假日办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假日期间旅游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全省各级都利用“十一”黄金周期间客流量大、影响力强这一难得展示形象的良好机遇,高度重视、认真备战。一是保安全。省旅游局会同有关部门对全省重点旅游市县和重点旅游景区进行了安全检查,特别是假期期间各级旅游部门的领导分片包干,牵头组织力量维护旅游秩序。二是重服务。各省辖市普遍开通了投诉热线、设立旅游服务中心,特别是在客流量大、情况复杂的时段路段,增设临时服务站,疏导交通、接受咨询、发放资料,对游客进行温馨提示。各景区、酒店、旅行社热情服务、文明服务、周到服务,赢得了游客的好评。三是提形象。全省公安、交通、工商、卫生等假日办成员单位积极配合,全力维护市场和公共秩序,以满腔热情的服务态度和对游客高度负责的精神,展示了老家河南的文明形象。据抽样调查,游客对我省的环境和服务满意率为98.5%,“以游客为本、让游客满意”的旅游服务理念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正持续成为我省的一大旅游服务品牌。

 

 

 

一一年十月七日


本期报:
国家旅游局,省委常委,省人大副主任,省政府副省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省政协主席、副主席,省委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省人大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
送:
局领导、各省辖市有关领导。
发:
机关各处室、局直各单位,各省辖市旅游局,巩义市、邓州市、永城市、固始县、项城市旅游局。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