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红色旅游活动月正式启动
为迎接建党90周年,进一步扩大我省红色旅游的影响力,保持我省红色旅游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不断形成我省旅游业新的热点和亮点,省旅游局将在全省启动红色旅游活动月,并于6月3日在郑州举行了启动仪式。
省旅游局范修芳局长就如何组织好全省红色旅游活动月,推动全省红色旅游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提高站位、科学定位。发展红色旅游,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特殊国情的一项必然选择。今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了发展红色旅游工作,确定了第二批全国红色旅游名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国家红办还将专门召开会议对全国发展红色旅游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这一切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红色旅游的高度重视。今年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更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因此,要站在继承革命传统的高度上,把发展红色旅游与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结合起来,同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结合起来,留住历史的根、凝聚民族的魂。要站要塑造时代精神的高度上,既要抓好以竹沟革命纪念馆、陈官庄烈士陵园、何家冲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等经典红色景区,又要抓好红旗渠、焦裕禄纪念园、回龙景区等当代红色旅游景区,使我省的红色旅游发展更丰富、更立体。要站在改善民生的高度上,大力开拓红色旅游市场,拉动老区经济发展,提高老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使红色旅游不仅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大课堂,也成为革命老区致富的助推器。因此,我们要从政治性、社会性、经济性这三大属性上对红色旅游进行总体定位。同时,要加强对我省红色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研究,挖掘其典型性,彰显其感染力,对每个红色旅游景区的历史文化要进一步定位、定调、定格、定特色、定水平、定魅力,形成本地鲜明的红色经典文化,增强红色旅游的生命力。二是立足红色,突出特色。发展红色旅游,红色是根本,特色是关键。近年来,全省旅游系统立足红色出特色,打造了五大红色旅游品牌:即,以信阳大别山区为中心的“大别山红色圣地游”;以罗山何家冲为起点的“长征精神游”;以竹沟革命根据地为中心的“中原抗日故地游”;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为主线的“中原解放战争战地游”;以红旗渠、太行创业精神系列景区和焦裕禄、史来贺、任长霞事迹等为内容的“时代精神游”。这五大特色品牌已经引起了良好的市场反响。但是在具体的红色旅游景区打造上,特色还不够突出。少数纪念馆和先烈故居静态展示多、动态参与少,陈展方式落后、表现手段单一,时代感不强。因此,有条件的地方,要采用先进的科技信息手段,利用声光电进行立体展示;利用舞台剧、小品、实景演出等方式,再现历史场景;利用历史文化知识有奖问答、红色经典歌咏比赛、红色景区有奖征文等方式,增强红色旅游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与游戏开发公司合作,推出战争游戏,建立模拟体验场所,进一步丰富游客的体验内容,从而避免单一的讲解说教、单一的看碑逛馆,把传统的变得活泼起来,把沉重的变得轻松起来,做到寓教于乐,寓乐于旅,使红色旅游产品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游客、贴近市场。三是要素联动,区域互动。主动适应旅游消费市场的需求,积极推进红色旅游与其他类型旅游产品的有机融合和联系,实现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自然风光旅游、民俗风情旅游等的紧密结合,形成综合性、复合型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发展综合效益。要充分考虑游、购、娱、吃、住、行的结合,积极开发红色旅游餐饮、红色旅游服饰、红色旅游纪念品,拉长红色旅游的产业链条,提高红色旅游的综合效益。要积极推广大别山红色旅游联合体的做法和经验,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强化区域合作,搭建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做到一体化打造、一体化宣传、一体化发展。这次红色旅游活动月,我们选择了刘庄、竹沟、二七纪念堂、焦裕禄纪念园、红旗渠、马氏庄园、何家冲、金刚台、陈官庄、留庄民兵营、单拐革命旧址、叶家大庄桐柏英雄纪念馆等12个红色旅游景区进行集中宣传,并根据景区的特点编制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向市场推出。目的就是要把全省的红色旅游景区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形成叠加呼应的集群效应。各有关市县要按照省旅游局的安排部署和总体要求,认真做好相关工作,做到思想上主动贴近,思路上主动靠拢,措施上主动衔接,落实上主动配合,共同打造品牌,共同开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