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旅游调研组赴河北省考察
5月22日至25日,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邓永俭带领省政协旅游调研组赴河北省考察,中共河北省委副书记、省长陈全国,省委副书记付志方分别会见了调研考察组全体成员,陈全国省长陪同调研组考察了总长度108公里的石家庄环城水系泊水公园。
调研考察组在河北省政协领导的陪同下,首先听取了河北省旅游局关于旅游业发展情况的介绍,先后实地考察了平山县西柏坡纪念馆和正在建设的“红色旅游主题公园”、赵县赵州桥和柏林禅寺、正定县隆兴寺、易县清西陵、安新县白洋淀和保定市直棣总署等景区。调研考察组对河北省发展旅游业的工作印象深刻,收获很大。大家深深被考察所在地的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的氛围所感动,邓永俭副主席表示,河北省大抓旅游、抓大旅游的做法值得我省学习,有许多经验具有一定借鉴作用,调研组将整理吸纳到调研报告中,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进一步发挥好旅游业的作用。
河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价值品位高。一是文物古迹众多。全省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68处,世界文化遗产3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二是自然风光秀美。地形地貌齐全,有海滨、平原、湿地、丘陵、沙漠、高原,全省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自然保护区50多处。三是特殊资源荟萃。有标志“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西柏坡等一大批全国闻名的红色旅游资源,有驰名中外的沧州武术、吴侨杂技和永年太极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7处。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把旅游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快培育,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六要素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和较强的接待能力。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开放景区600多家,其中4A级以上旅游景区99家,星级饭店520家,旅行社1200多家,特色旅游商品、纪念品近300种。2010年,全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91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3%和29%。
河北省发展旅游业的基本经验:一是坚持优先发展,把旅游业摆上突出位置加快培育。国务院41号文件出台以后,连续两年召开全省旅游业发展大会,连续两年大幅度增加省级旅游产业发展资金,并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贯彻落实国务院41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同时,省政府在实施“十二五”环首都经济圈和沿海经济带战略中,将打造休闲旅游基地作为重要内容,对环首都和沿海25县建设旅游休闲项目,出台了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税费减免、保障用地、融资担保等多项扶持政策。仅去年一年,省领导就30余次深入重点旅游市县专题调研或现场办公,协调解决旅游业管理体制、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用地、环评、信贷等重大问题。全省各地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视程度也普遍加强,多数市县强化了旅游部门职能,增加了人员编制和财政资金支持。二是突出调整结构,千方百计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一方面,坚持“增量调优”,依托海洋、避暑、草原、温泉、冰雪、运动、皇家和狩猎8种特色旅游资源,加快建设滑雪、高尔夫、温泉、海滨度假、游艇、狩猎、马术、会议会展、大型演出等结构性新项目。去年,全省实际完成项目投资234亿元,比上年增加95%。目前,在建和新开工项目达560个,总投资规模3000多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上百个,一批超50亿、上百亿项目陆续落户河北。另一方面,坚持“存量做精”,加快实施老景区提升改造工程。全省所有景区纳入A级景区创建范围,所有已评A级景区进入晋级提档程序。去年,完成改造项目 216个,新晋升4A级以上景区28家,总数达到99家,初步形成旅游精品体系。同时,建立项目督导激励机制,连续多年实行重点旅游项目领导干部分包责任制,对具有区域龙头带动作用的项目实行以奖代补、贷款贴息,仅去年就对8个项目实行以奖代补、7个项目实行贷款贴息,支持旅游专项资金9000万元,拉动社会投资90亿元。三是破解制约瓶颈,着力建设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河北省政府明确提出3年内全省主要景区全部通高速,景区间实现快速路连接;11个设区市全部贯通高铁,与京津形成1小时交通圈,环首都14县形成半小时通勤圈。去年,组建成立了河北航空公司,投资40亿元开工新建扩建5个机场,石家庄机场一年实现客运吞吐量翻番。目前,全省已开工和即将开工建设的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近20条、高速公路30多条,石家庄直达西柏坡高速公路将于今年“七一”前试通车。四是提升品牌形象,大力实施宣传营销工程。近年来连续实施上下联动的“捆绑营销”策略,省市两级共投入3亿元集中在主流媒体实施捆绑营销、强势宣传,有效提升了全省旅游景区知名度。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拓展营销渠道。去年,10余次在京津繁华街区举办旅游推介活动,8次组织赴日韩、欧美以及港澳台等国家或地区参加国际旅游展会或专题推介,并组织境内外旅行商和媒体记者上千人次来河北考察旅游资源和产品线路。五是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提升旅游产业整体素质。开展大规模行业培训,举办了旅游局长培训班、“名导进课堂”、“送教下基层”、导游员技能大赛等活动,每年多形式、多渠道培训各类旅游从业人员近35万人次。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系列活动。开展了“文明旅游、理性消费”进社区宣传活动周和“品质旅游、伴你远行”万名志愿者旅游景区宣传周活动。加强部门联合执法,强化旅游市场监管。推动实施旅游标准化示范工程,创建了一批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实施旅游信息导航工程,开通了12301旅游服务热线,建设开通了“网上虚拟体验系统”。六是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旅游业发展活力。省政府组成专门工作组,对西柏坡、白洋淀、北戴河新区、塞罕坝等重点景区进行调研推动。石家庄组建成立了规格为副厅级的西柏坡管理局,形成了“大西柏坡”发展格局。承德整合市区内文物、宗教、林业资源,组建了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管理委员会,实现了对核心景区的“统一保护、规划和管理”。秦皇岛市在理顺山海关、北戴河新区管理体制等方面大胆尝试,白洋淀、清东陵等景区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组建成立了河北建投旅游投资公司和河北振海旅游投资股份公司。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省内能源、冶金等大型企业也把旅游作为投资热点,新奥集团投资60亿元建设廊坊大型旅游文化综合体;省建投集团投资50亿元开发建设大白石山景区;开滦集团投资17.6亿元开发建设“老唐山风情小镇”;冀中能源集团投资10亿元开发建设邢台大峡谷景区。加快旅游与文化融合,创意推出了《天下山海关》、《梦幻黄粱梦》、《海上升明月》、《紫塞风华》、《印象野三坡》等一批大型演出;结合建党90年,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组织举办河北“红色旅游巡礼”活动,向全国免费发放“红色旅游护照”5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