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春节黄金周旅游综合
带动作用持续增强
由于节前我省采取加大推介、提升服务、打折让利等一系列措施,加上节日期间天气良好,今年我省春节黄金周在喜庆祥和的氛围中迎来了入冬以来的首个旅游高峰。春节假日七天,全省共接待游客973.2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8.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5%、24.3%。假日旅游对繁荣我省城乡市场、拉动消费、促进和谐起到了较好的综合推动作用,已成为经济社会的重要带动力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景区人气持续飚升。全省各大景区、庙会、农家乐以及城市游乐场所游人如织,道路拥堵、停车场爆满、购票排队现象十分突出。一是市场结构持续由低端向高端发展。境外和省外游客增多,同比分别增长13.2%、19.6%,其中台湾、泰国、韩国和香港游客增长较快,占境外游客的83%。随着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开通和我省与同边省份区域联合互动,拉动了省外高端市场,省外游客占全省游客总量的38.6%。二是区域分布持续由“三点一线”向外延伸。全省各市游客都有较大幅度提升,高端游客已由过去传统的郑汴洛“三点一线”扩展延伸到焦作、安阳、平顶山等市,安阳殷墟、中原大佛成为继少林寺、清明上河园、龙门石窟、云台山四大精品景区之后的高端游客集中区。出游方式多以举家探亲和亲朋好友结伴自驾游为主,自助和自驾游占全省游客的比例高达74.2%。三是旅游产品持续由传统观光向观光与休闲并重转变。民俗游、文化游作为传统旅游产品仍然保持旺盛态势,游客同比增长17.8%。开封大宋年文化旅游节、洛阳关林民俗庙会、鹤壁大坯山民俗庙会、淮阳太昊陵庙会等民俗庙会呈现出游人如潮的壮观景象。河南博物院、河南地质博物馆、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市科技馆、内乡县衙等文化旅游点每天排长队入场。冰雪、温泉旅游成为新的旅游热点。洛阳伏牛山滑雪场、三门峡甘山滑雪场、西峡老界岭滑雪场等7大滑雪场一直满负荷运转,南召莲花温泉、鲁山温泉、鄢陵花都温泉等7大温泉一房难求。冰雪、温泉等新业态的迅猛发展,标志着一个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也标志着我省旅游正由观光向观光与休闲并重转变,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二、综合效益明显提升。一是经济效益明显提升。黄金周期间全省过夜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为4.5天,人均消费同比增加28.5元,达到400.4元创历史纪录。全省星级酒店客房平均入住率在85%以上,景区周边的宾馆供不应求。餐饮业十分火爆,星级酒店、社会餐馆的年夜饭早早被预订一空,其平均收入达平时的3倍以上。旅游购物消费大幅提升,各大商场、旅游商品专卖店购销两旺。交通、通讯等关联产业收入大幅攀升。假日期间,我省航空加开班机62架次,旅客吞吐量达17.4万人次,同比增加10%。二是社会效益明显提升。省假日办提前做出具体安排部署,省旅游局领导分片包干旅游安全,全省120万旅游从业人员按照“质量提升年”的要求,放弃休息,精心服务,并普遍开通了投诉热线,加强旅游窗口诚信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了服务质量,赢得了游客好评。全省公安、交通、工商、质检、安全等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全力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保证了假日旅游安全平稳有序。节日期间省假日办共接到5起旅游投诉,都得到了迅速处理,全省旅游呈现出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三是河南形象明显提升。各地把春节假日作为一次展示河南形象的难得机会,强力打造“以游客为重、让游客满意”的服务品牌,使外界看到了古老历史与现代文明融合发展、人文景观和自然山水交相辉映的新河南,河南形象在大量游客亲自感受中得到大幅提升。
三、多个市场统筹良好。一是统筹境内外旅游市场良好。由于去年我省与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国家以及与国内周边省市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提高了我省旅游在境外、省外市场的影响力。港澳台日韩等主要客源市场得到巩固,欧美等远程市场得到拓展,境内远近程市场均衡发展。二是统筹城乡旅游市场良好。“城市人游乡村、农村人游城市”成为新的潮流,较好地实现了城市与乡村两个旅游市场的互动,激活了省内市场。特别是农村传统过年的观念得到很大冲击,农民工返乡携老带幼外出旅游成为孝敬老人、培养孩子的新时尚。三是统筹文化与休闲旅游市场良好。年初国家旅游局在我省主办了“2011中华文化游”启动仪式,催热了我省文化景点,文化旅游再次成为旅游新热点。同时,休闲度假成为远程高端客人来我省的主要旅游方式。
四、旅游惠民效应凸显。省旅游局与陕西、山东联合推出了联合旅游年票,云台山、尧山等景区旅游采取了减、免门票措施,各市也推出了拉动节日旅游市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给广大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出游条件,加上去年全省为游客打折让利超过100亿元,让中低收入家庭也能外出旅游,共享旅游发展成果。同时,发展旅游又为农民创造了财富,特别是“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的实施,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乡村旅游环境,洛阳牡丹画村、濮阳东北庄杂技村、宝丰魔术村等近100个村迎来节日旅游高潮,使这些村在住宿、餐饮、旅游商品销售等方面的收入大大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景区周围农民人均收入比平时增加328元,景区农民普遍感到发展旅游是见效最快的富民之路、就业之路、生财之路,也是一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文明开放的便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