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旅游人才工作会议在济源召开
6月2日,首次全省旅游人才工作会议在济源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了全国旅游人教处长工作座谈会议精神,总结回顾了近年来全省旅游人才工作,并对今后一个时期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开封、洛阳、平顶山、焦作、济源等市旅游局做了经验交流发言。会议成立了河南省旅游专家委员会,向11名专家颁发了聘书,召开了省旅游专家委员会座谈会。河南省旅游局分别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南阳师范学院签署了局校合作协议。省旅游局局长范修芳、副局长倪豫州,省旅游专家委员会成员,济源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天顺,济源市政协党组书记郝清嫩,各省辖市旅游局分管副局长、人事科长,省直管县旅游局局长,旅游院校代表,省旅游局机关各处室和局直单位负责人以及媒体记者等参加了会议。
范修芳局长指出,本次会议是三会合一的复合型会议,三项内容在我省旅游人才工作历史上都是第一次,必将在我省旅游发展史上写下重要一笔,必将在实施“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和建设中原经济区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强调,一方面要发挥好旅游专家委员会的作用。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借助多方力量和集中多方智慧。专家委员会有七项职责:指导全省旅游研究和学术活动的开展;对影响河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对全省旅游重大决策进行社会和市场调研;对委托的旅游研究项目和规划进行技术把关;参与河南旅游全局性、战略性重大课题研究;对省旅游发展重要政策的制定进行专题调研、科学论证和提出实施方案;研究现代旅游活动的新业态、新发展、新趋势、新理论和新成果并提出建议。专家有三项权利:优先获得国家和省发布的旅游产业发展规范和相关资料;接受委托参与旅游课题研究、规划评审等并获得经费支持;接受委托以专家委员会名义参加国内相应活动等。专家委员会要着重发挥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参谋、智囊作用。运用专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我省旅游业发展建言献策,在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上发挥智囊作用。二是发挥监督作用。监督规划实施、监督市场运作、监督市场环境。三是发挥桥梁作用。当好旅游部门与旅游企业、相关团体、游客沟通合作的桥梁。四是发挥宣传作用。在对外交往活动中宣传河南旅游品牌,多讲河南旅游的魅力和潜力,为提升河南旅游形象多做贡献。另一方面加强局校合作。局校合作是构建大旅游发展格局和人才兴旅的重要举措。去年以来,省旅游局已先后与焦作、洛阳,与省农业厅、省委农办、省扶贫办,与省农信社、省工行、省中行,与环渤海9+10地区、沿黄9省区,上海、江苏、福建,与港中旅、康泰、永安等旅游企业以及香港、台湾旅游部门,欧洲河南旅游推广联盟、加拿大安大略省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和建立了友好合用关系。今天,又与两所院校签订合作协议,这标志着省旅游部门与高校旅游合作的开始,也必将带动和促进我省旅游人才培养和素质的提升。要按照卢书记提出的建设中原经济区关键在做,做就是落实,做就做好的要求,签订合作协议只是一种形式,重要的是抓落实,所以我们要立足于做,立足于实,立足于效,通过双方努力真正达到合作的效果。
倪豫州副局长总结回顾了近年来我省旅游人才工作,分析了人才队伍现状,对今后一个时期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他说,过去一个时期,我省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呈现以下特点:人才强旅、科教兴旅的指导方针进一步明确,服务旅游业发展大局的观念进一步强化,旅游人才工作思路进一步拓宽,旅游人才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旅游人才工作标准得到进一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进一步提升。他指出,“十二五”期间,我省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一支素质良好、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与全省旅游业发展相匹配的旅游人才队伍,旅游人才效能显著提高,旅游行业人才聚集能力显著提升,旅游人才竞争实力显著增强,为我省旅游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重点抓好六项工作:一是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全面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二是探索和推进用人体制与机制改革。三是加强人才工作的对外合作交流。四是借智借力,开展局校合作和校企合作,拓展旅游人才培养渠道。五是围绕国家中部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探索旅游业教育培训新路子。六是继续抓好“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的培训工作。
会议还举办了旅游人才专题讲座,并对《中国旅游业“十二五” 人才规划》进行了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