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十二五”是我省旅游业可以大有作为的时期,为确保 “十二五” 我省旅游业发展起好步、开好局,省旅游局认真贯彻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旅游工作实际,科学谋划“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现将范修芳局长在全局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第二部分摘要印发,望全省旅游系统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我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考
“十二五”是我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提升期、机遇叠加期和黄金发展期。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凸现了我省旅游产业的相对优势和巨大潜力,大众化消费需求将催生旅游产业快速增长,大交通网络的构建将带动河南旅游形成大市场格局,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将推动我省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基于这种分析判断,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宽的视野谋划发展,以更大的决心推动转型、以更高的标准打造精品、以更实的措施开拓市场、以更新的手段提升服务。
“十二五”时期,我省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旅游经济强省为目标,以集聚区发展、目的地打造、集散地建设、度假区开发为重点,以龙头带动、项目支撑、企业培育、市场运作、品牌引领、服务提升为抓手,以完善政策法规和创新体制机制为保障,坚持“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围绕“三个一大”和“两个加快”,强化政府主导、优化要素融合、突出产业经济、推动做大做强,切实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和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一、突出“一个转型”。即在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的指导下,努力推动旅游业加快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关系我省旅游业的发展全局。从发展阶段和市场变化看,我国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我省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人们在基本解决生活保障问题之后就可以产生旅游需求,激发旅游冲动,旅游消费将逐步进入大众消费阶段。适应这种变化,在新一轮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旅游转型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也就是说谁转型快谁就能占得主动、抢得先机。目前我省旅游业还存在链条短、要素散、开发乱、经营粗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转型实现“六个转变”:要从单纯的观光旅游向观光与休闲度假并重转变;从单纯的景点景区向旅游目的地、产业集聚区转变;从单一的门票经济向综合的产业经济转变;从粗放型发展向精细化运作转变;从资源依赖型向产品创新型转变;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转变,在转变中提升,在提升中增效。
二、找准“两个位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已对旅游业进行了总体定位,就是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我们要在这个定位的框架下,准确把握我省旅游业在全国同行业的位置和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目标的合理性、措施的科学性和落实的有效性。“十二五”是我省旅游业可以也应该大有作为的时期,我们要争取在全国同行业和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更大的作为、有更重的位置,就必须坚持“两个高于”目标,即我省旅游增长速度高于全国旅游平均增速,高于全省GDP增长速度。力争到“十二五”末,我省旅游业在全国旅游发展中成为“一省三地”,即建设中国旅游经济强省,旅游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前五位。建成全国重要的以中原古都、黄河文化、姓氏根亲为主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新兴的以伏牛山为中心、南太行和大别山为两翼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有影响的以武术、杂技、太极拳为代表的功夫旅游目的地。力争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中成为“六大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产业;建设中原经济区、推动改革创新的先导产业;发展产业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产业;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动力产业;带动就业、改善民生的富民产业;塑造河南形象、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产业。
三、抓住“三个重点”。“十二五”时期,我省旅游业要围绕产业发展、做大做强的要求,既要全面统筹、通盘考虑,又要突出重点,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上下功夫,坚持重点抓、抓重点,经过持续几年的努力,切实打造出几个拿得出、叫得响的亮点和品牌:一是大项目带动。卢展工书记提出“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方法,“一抓手”就是要把实施项目带动作为“抓手”。重点项目是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没有项目建设,旅游业发展就没有活力,就谈不上后劲;没有大项目建设,就没有大跨度发展,更谈不上跨越式发展。这里讲的大项目带动,就是指建设集聚区、目的地中的龙头项目。“十二五”期间,我省要着力建设10个投资超10亿元的重点旅游项目、培育10个投资超20亿元的旅游产业集聚区、打造20个重点旅游小镇(其中每个市至少要有1个)、发展300个特色旅游村(每个县至少要有1个)。旅游业是既可以富民又可以富财政的朝阳产业,我们要围绕旅游富民做文章,特别是已经实施的“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要力争继续进入省委、省政府“十大民生工程”。要坚持“重在为民”,让旅游业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广的范围,造福更多的群众,让地位和作用在惠民、富民中得到彰显。同时,通过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做大旅游经济,增加地方政府来自旅游的收入。二是大企业培育。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要把旅游业做大做强,必须培育一批大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企业做大了,其核心竞争力和经济实力就可以增强,就有能力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十二五”期间,我省要遵循市场规律,着力培育10个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集团(其中3个以上实现上市),建成30个五星级酒店(每个市至少有1个),打造50个特色餐饮企业(每个市至少有2个),培育20个旅游商品开发生产企业(每个市至少有1个)。要让这些企业成为开拓两个市场的骨干和中坚。三是大品牌引领。品牌是形象,品牌是生命。要强化品牌意识,充分发挥品牌扩张、引领功能,推动我省旅游业实现质的跨越。“十二五”期间,我省要着力打造10家5A级景区、发展10个旅游强县、策划10条旅游精品线路、推出5个旅游演艺品牌。通过知名品牌的打造和引领,全面提升我省旅游业发展水平。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在积极推出重点知名品牌的同时,还要加强服务品牌的打造和提升。旅游环境的优化、旅游质量的提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抓与不抓大不一样,抓得紧与抓得松大不一样,经常抓与临时抓大不一样,因此必须使狠劲、下真功、用实招,具体抓、抓具体;经常抓、抓经常;反复抓、抓反复。要把抓硬件与抓软件结合起来,把抓细节与抓宏观结合起来,把抓眼前与抓长远结合起来,每年都要根据情况,开展几个大活动、采取几个大动作,不断引导市场、规范市场,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四、强化“四个措施”。一是强化政府主导。现代旅游业发展要坚持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同时,强化政府主导作用。要用政策主导产业发展,发挥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导向作用,牢牢把握政策,研究政策、吃透政策、用活政策,善于用政策来运作和推动工作;要用法规主导市场秩序,以法治旅,规范市场,并不断整合市场营销资源,提高开拓市场的水平;要用规划主导资源开发,研究开发的方向和重点,提高开发的档次和效益。二是创新体制机制。当前体制改革比较敏感也比较困难,我们可以先行先试,从现在做起,从能做的做起,从我们内部做起,在经营机制、运作机制创新上下功夫,以机制促体制,以市场促体制。前不久,我们已组织专门调研组对小浪底风景区、少林寺武术馆进行调研,探索小浪底旅游局整合资源作为景区经营管理的试点,推动少林寺武术馆打造品牌,作为多业发展、多元经营的试点。同时,我们还要支持各省辖市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企业重组、联合,走规模化、集团化的发展路子。三是推动资源整合。一方面要整合营销资源,形成政府和企业分工合作、省市县捆绑联手的营销模式。另一方面要整合景区资源,支持发展好、有实力、潜力大的企业整合旅游资源,壮大景区规模、提高景区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水平。四是加强多方合作。在加强与境外多方旅游合作的同时,主动出击,多方联络,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区域形成互动。利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契机,加强与周边省市合作。要引导各市加强合作,突破“属地”局限,形成大旅游、大市场、大合作的发展格局。另外,我们还要加强与重点旅游市、省直有关厅局、有关大专院校和港中旅等大型企业的合作,在旅游研究、资源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五、做到“五个同步”。旅游产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多层次的整合、全方位的提升,必须破除非此即彼的“翘翘板”式的倾向,树立协调统一的发展观念。具体是做到“五个同步”:一是坚持政府、市场两个作用同步发挥。既要发挥政府在研究规划、制订政策、统筹协调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要素流动中的基础性作用。把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统一起来,同步发挥作用。二是坚持城乡两个板块同步发展。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城市旅游得到了比乡村旅游更多的发展资源。从2000年开始,我省提出打造郑汴洛“三点一线”旅游线,这条线已经成为我省旅游业发展的黄金中轴线。但乡村旅游产品只是依附于城市旅游的辅助产品,还没有形成气候。因此,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城市游与乡村游同步展开,使我省旅游业从城市旅游和城市近郊旅游向乡村旅游延伸,步入城乡旅游互为补充、相互呼应、相生相长的良性发展轨道。三是坚持硬件软件两个环境同步优化。分析一些地方、一些景区旅游发展不太好的原因,大都是“硬件过得去、软件上不去”,“硬件不硬、软件太软”,少数人感到抓硬件看得见、摸得着,抓软件周期长、易反复,对软件建设有所忽视。要打造良好的目的地形象,必须坚持软硬两手抓。四是坚持境内境外两个市场同步开拓。对旅游业来讲,没有内部市场就没有基础,没有外部市场就没有活力,两者都不能偏废。因此要把繁荣省内市场、拉动周边市场、开发境外市场结合起来,加强区域融合,形成联动机制。五是坚持纵横两个链条同步延伸。旅游业发展有两个链条,一条是吃住行游购娱这条由浅及深的纵向产业链,另一条是与农业、工业、服务业等行业融合产生的农业游、工业游、商务游等横向产品链。只有同步延伸、同时拉长这两条链,旅游产业发展才能纵横协调、立体推进,真正实现大融合、大联动、大发展。过去一个时期,我们强调最多、抓得最多的是吃住行游购娱这条产业链,而对如何推进产业融合、衍生横向产品链认识不足、办法不多。因此,要在抓好旅游要素产业的同时,抓好横向融合产业的发展,让旅游业的线更长、面更宽、路更广,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