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省委卢展工书记“4•18”重要讲话精神巡礼之八
洛阳市统筹推动旅游业全面转型升级
洛阳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卢展工书记“4•18”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旅游业转型升级这一目标任务,坚持重在统筹,多层次谋转型、全方位求提升,促进了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今年1—7月,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3403.32万人次,同比增长13.86%;旅游总收入168.52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接待入境游客28.49万人次,同比增长11%;旅游创汇8227.11万美元,同比增长11.1%。
一、统筹发挥社会、经济两大效益,着力培育节庆品牌。洛阳市在实践中感到,旅游节庆必须兼顾政治经济两大效益,从办活动向办产业的观念转变,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变为长期性品牌。今年以来,洛阳市以牡丹花会为重点,把政府主导与市场办会结合起来,提升节会档次,丰富节会内容,增强节会实效,力争把节会办成促进旅游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平台。今年牡丹花会组织安排了洛阳牡丹花会开幕式暨《千姿牡丹》、《花开五洲》邮票发行仪式、S.H.E世界巡回演唱会洛阳站、“新不了情”蔡琴洛阳演唱会、CCTV《风云音乐》环球红歌盛典、牡丹花会广场文化狂欢月活动、歌剧院系列文艺演出、全国牡丹摄影艺术大展暨洛阳牡丹灯会、第12届全国旅游城市国标舞公开赛4大类34项文体、经贸、旅游活动,花会旅游再创佳绩,全市共接待游客总人数1622.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0.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01%,8.43%;小浪底观瀑节围绕雄奇壮观的黄河调水调沙生产活,策划组织观瀑节书画作品展、平乐农民牡丹画展销会、黄河奇石展、小浪底农家乐消夏晚会、孟津县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及农产品宣传推介和现场销售,品尝野生黄河鲤鱼宴、会盟荷花节等20余项活动,推出黄河文化风情游特色线路,引来大批游客;正在筹办的河洛文化旅游节邀请了包括俄罗斯、乌克兰、韩国、墨西哥、巴西、苏格兰、日本、朝鲜、孟加拉、芬兰、法国、台湾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 1100境外演员参加,将精心组织开幕式暨河洛文化旅游节国际风情巡游、中外旅行商采购大会、河南旅游商品博览会、关林国际朝圣大典等特色旅游活动,对提升洛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客源市场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统筹打造观光、休闲两类产品,推动景区复合发展。洛阳市认为观光旅游是休闲度假旅游的基础,两者不是对立关系,也不存在非此即彼的问题。今年以来,洛阳市坚持“宜观则观、宜闲则闲,观中有闲,闲中有观”,不断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整合旅游资源,深挖产品文化内涵,加快由单一型产品向复合型产品转变。重点规划和建设五大文化旅游产业区和生态旅游度假区:高水平规划和建设龙门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努力打造集休闲、观光、度假、文化、娱乐、商务、修学、温泉康体为一体的国际顶级的文化旅游品牌;以“印度风格佛殿”建成开放为契机,进一步扩大白马寺景区规模,建设佛学院、佛事交流中心、素斋宾馆等设施,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佛教主题旅游区;以白云山、老君山、鸡冠洞、滑雪场、龙潭峡等核心景区为主体,以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提高整体接待服务水平为重点,将伏牛山生态旅游区建设成中西部最大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以水上旅游、体育赛事开发和休闲度假设施建设为重点,把小浪底—西霞院建设成为水上休闲度假旅游区;科学编制隋唐城遗址、汉魏故城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引导各种旅游要素向园区集聚,打造功能完善、要素齐全、服务优质、效益良好的精品旅游文化经济圈。为加强基础配套建设,上半年该市投入白云山铜河换乘中心二期工程、重渡沟景区五星级水景大酒店等重点旅游设施建设近20亿元。为进一步促进景区发展、壮大产业规模,洛阳市注重引导工业、金融、商业、民间资本有序向旅游业转移。组织参加了2010中国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大会,与新加坡英才集团、印度尼西亚信心集团、科尔(中国)建设公司、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等战略投资者成功签约旅游项目5个,总签约额达171.2亿元。
三、统筹利用内外两种需求,深度开发客源市场。没有内部市场就没有基础,没有外部市场就没有活力。洛阳市坚持拉动本地市场,刺激消费;开拓外部市场、促进增长。今年以来,洛阳市坚持旅游为民、惠民,面向全市推出了价值60元的旅游年票,每张可为游客减免900元,目前已售出56万张,共计减免5亿多元,有力地拉动了本地的旅游消费。引导龙门文化旅游园区管委会及栾川、新安、嵩县等3县政府和旅游企业,捆绑旅游宣传资金,以全市整体旅游形象和主要旅游产品为重点,在央视主要频道、黄金栏目开展广告宣传。每天在央视一套和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媒体广场、新闻联播、走遍中国等栏目滚动播发洛阳旅游形象广告。在《中国旅游报》刊登洛阳旅游整体广告和牡丹花会专题旅游广告20余版。在新浪、搜狐、同程及中国旅游网等各大网站推出旅游宣传专栏,开展网上营销,吸引网民等中高端游客。组团赴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天津、西安、郑州等20余个主要客源地城市,召开旅游新闻发布会和说明会,走访当地主要旅行社,宣传推介旅游产品和优惠政策,洽谈2010年旅游合作协议。参加西安旅游交易会、连云港旅游交易会、北方旅游交易会、南京长三角旅游交易会、武汉华中旅游博览会等10余个旅游交易会,重点推介牡丹花会和高铁旅游产品。借助郑西高铁开通机遇,策划实施郑州、西安百名市民免费“乘高铁、游洛阳”活动。积极做好郑州、西安、渭南、咸阳、三门峡等高铁沿线城市的旅游营销和市场开发。龙门石窟、天子驾六、龙潭大峡谷、千唐志斋、重渡沟、老君山、伏牛山滑雪场等主要景区推出了一系列针对郑西高铁游客的门票优惠政策,炒热了洛阳旅游,形成了良好的宣传效应,叫响了“乘高铁、游洛阳、赏牡丹、品杜康”旅游品牌。
四、统筹改善软硬两个环境,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以深入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为载体,提升全市旅游服务水平。制定了《洛阳市游客满意度提升任务分解方案》,将影响游客满意度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细化分解,层层落实到各有关县(市)区、市直单位。成立全市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对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定期通过学习交流、专家暗访、代表评议、自我查摆,对存在问题分类梳理,有针对地改进提高。完善多部门联合执法制度、旅游服务服量跟踪制度、旅游行风评议制度、旅行社信誉档案和末位淘汰制度、旅游企业动态管理制度等多项配套制度措施。全市职能部门联手,严厉打击“黑车”、 “ 黑社”、“ 黑导”及强买强卖、尾追兜售、封建迷信、商品以次充好、虚假广告、超范围经营、违背合同等违法违规行为,落实旅游安全“双专员”责任制,确保旅游安全。建立了旅游信息中心、导游服务中心、客房服务中心、旅游车辆服务中心、旅游投诉中心、旅游票务中心等6个服务中心,与12301旅游热线无缝对接,24小时为游客提供咨询、住宿、车辆、导游、投诉、救助和旅游团队火车票协调等全方位旅游服务。以打造高效便捷的旅游信息化平台为目标,建设洛阳旅游网法语版、德语版和韩语版,主要旅游景区推出电子门票和手机实时在线看牡丹活动。利用GPRS网络,提供手机看牡丹服务。依托无线城市建设,策划建设洛阳无线旅游平台,实现洛阳旅游WAP网站、手机看牡丹、电子门票、手机旅游信息查询等功能全覆盖。以打造“数字洛阳”为契机,加快建设洛阳旅游体验网,运用交互式多媒体技术和三维立体动画等多种高端数字技术为中外游客提供网上游洛阳的独特体验。
编后语:洛阳市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旅游业发展全局出发,坚持“重在统筹”,做到求实求效,推动了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这充分说明:旅游业转型升级是一个全面、系统、协调的发展过程,是多层次的转型、全方位的提升,必须破除非此即彼的“翘翘板”思维,走出厚此薄彼的误区,防止顾此失彼的现象,树立协调统一的发展观念,这样才能统得住、转得实、升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