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省委卢展工书记“4•18”重要讲话精神巡礼之十
跳出“小圈子” 打造“大旅游”
——平顶山市探索实践新的旅游经济发展方式
平顶山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卢展工书记“4•18”重要讲话精神,把旅游业发展摆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跳出就旅游抓旅游的误区,打破门票经济的瓶颈,最大限度地还景于民,最大程度地拉动经济全面增长,旅游业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得到明显发挥。今年1-7月全市接待游客854.1万人次,同比增长59.2%,旅游总收入33.28亿元,同比增长55.64%。
一、算好经济社会帐,打破门票经济瓶颈。去年“五一”期间,平顶山市所有景区全部对游客免费。作为一个地级市,平顶山此举在全国、全省都是第一家。他们不算门票这个“小帐”,而算经济社会这个“总帐”,通过财政补贴的办法弥补景区门票的损失。不仅平衡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还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巨大效益。这一措施引发了旅游爆发增长现象:游客人数同比增长3倍,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9倍,平顶山旅游一时间轰动全国。全年接待游客和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46%、49%,速度极为惊人。今年4月份,平顶山在总结去年“五一”免门票经验的基础上,推出了全国首例错峰免费游活动,全市所有景区分时错锋免费,避免了交通拥堵,缓解了景区接待压力,同时也保持了旅游市场的持续火爆。今年4月全市接待游客和旅游业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40%、224%。“五一”小长假期间,平顶山市的三苏园、叶县县衙、风穴寺、香山寺、怪坡等全部免费开放。四月错锋免费游和“五一”大优惠活动与去年相比,不仅力度大、持续时间长,而且效果好、综合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平顶山中原大佛去年“五一”三天共接待游客7万多人次,今年初宣布在2010年3月27日至2012年3月26日,免费向公众开放,两年期间朝拜中原大佛或到景区旅游光的游客,均可享受免收门票的优惠。国家旅游局纪检组长刘金平对平顶山实行错峰免费游带动综合消费的举措表示充分肯定,称赞该市连续两年采取不同的方式开展免门票活动,拉动了旅游综合消费,使旅游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形成了旅游业“平顶山现象”,在业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二、算好投入产出帐,精准开拓客源市场。平顶山市认为市场是旅游发展的关键条件,在客源市场开发上必须舍得花钱、善于花钱,不仅要花大钱,更要花对钱。今年以来,该市通过形象定位宣传、区域定点宣传、媒体定单宣传、节庆活动定时宣传等方式,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该市市县两级今年上半年投入宣传经费达5060万元,积极利用各种渠道综合宣传,大力提高旅游的对外影响力和美誉度。坚持大台、大报、大网、户外广告一起上,在《河南日报》持续刊出了12个整版形象广告;在入市口建立旅游宣传广告塔;聘请著名导演陆川团队拍摄制作平顶山市旅游风光片。仅舞钢市上半年就投入宣传资金370万元,在多家省内媒体和公交车体上发布旅游形象宣传广告。赴郑州、武汉、石家庄、邯郸、西安、太原及周边7个城市举行形象和产品推介活动;组织参加了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和推介活动;汝州市积极与外地知名旅行社、旅游联盟合作,利用营销渠道进行有效宣传推介。鲁山县举办的首届尧山紫荆花节,开幕3天就接待游客5000余人,形成了今春的首个旅游高峰。汝州市与平顶山日报社联合推出了汝州旅游(万人相亲)系列活动,达到了吸引游客和宣传推介的双重目的。此外,平顶山市风光摄影大赛、“三苏杯”全国诗歌大赛、鲁山温泉节、舞钢槐花节、画眉谷景区唱鸟大赛、尧山登山大会、杜鹃花节、湛河区采摘节等系列活动异彩纷呈,形成了旅游持续的热点和亮点。
三、算好品牌增值帐,打造高端休闲产品。平顶山在学习中感到,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必须靠品牌带动。必须克服功利思想,不大轰大嗡,不以景点多少论英雄,而以品牌塑造为目标。因此,他们不算眼前帐,算好长远帐,全力打造“山、佛、汤”这个大品牌,以高端品牌带动旅游产业增值增效。今年以来,平顶山市依托佛教文化资源与温泉资源,重点建设中、高端温泉休闲度假产品,围绕温泉开发中、高端山地运动、山地休闲、山地度假产品体系,筹划发展与佛教文化内涵相关的养生产品体系,以尽快形成高端山地温泉度假集聚区。目前鲁山大佛景区已投入20亿元人民币,修建大佛景区配套工程、2个五星级酒店(1000个房间)、温泉中心和尧山索道。即将开建旅游飞机场(10亿)、国际标准会议中心(2-3亿)、轻轨交通(15亿)、3×18洞高尔夫球场(5亿)、室外温泉区(2亿)、风情小镇(5亿)、沙河综合治理(2亿)、演艺节目(2亿)、度假别墅、停车场等建设项目。目前,该景区正在创建国家5A级旅游精品景区。今年7月,总投资8亿元的河南蕴海建国饭店已经试营业。上半年,该市旅游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2亿元,其中舞钢二郎山景区林业培训中心项目、鲁山玉京温泉国际酒店二期工程、森海湾水上娱乐项目等均已建成正式运营。天瑞旅游集团和港中旅签订资产托管合同的五星级酒店和国际会议中心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叶县盐湖度假村,汝州天泽温泉养生院,香山寺修复工程,郏县三苏园、知青园、临沣寨景区改扩建工程和湛河区李绿园故居修缮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
四、算好民计民生帐,构建城乡和谐旅游。旅游业是一项民生产业,其发展成果必须惠及城乡全体民众,因此平顶山市不仅追求“远者来”,还要做到“近者悦”,坚持两条腿走路,同等重视内外两个环境的优化,同步展开城乡两个旅游板块的发展。今年以来,平顶山市开展了“创建无障碍城市”活动,利用这一利民工程,整治全市交通道路、市容市貌,为市民出行和游客游览提供便利条件和良好环境。在省旅游局的指导下,年初以来平顶山市积极开展旅游富民工程,经争取,8个旅游特色村已进入全省“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目前6个村的策划方案已完成并通过论证评审。目前全市有500多家规模以上农家乐经营旅游接待业务,累计为当地提供了3000余个农村就业岗位。去年至今,仅鲁山县“农家宾馆”就累计接待游客28万余人次,收入超80万元,户均收入4000元。目前全市规模较小的农家乐年纯利润已超4万元,规模较大的农家乐年纯利润已超45万元。
编后语:省委卢展工书记强调:“观念一变天地宽。思想一解放、观念一转变、思路一拓展,很多困难和问题就能解决。”如何走出门票经济的怪圈是很多地方很多景区面临的一大难题。去年平顶山“五一”期间免除景区门票在全国引起轰动,省领导曾赞扬平顶山“会算帐、善经营”。今年以来,平顶山继续解放思想、拓展思路,“不走平常路”,跳出旅游抓旅游,围绕转型做旅游,着眼民生办旅游,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综合作用得到了发挥,旅游业在打造高端产品、开拓客源市场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旅游业在为民、惠民、富民的行动中得到了认可。虽然打瓶门票瓶颈、推动转型升级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毕竟平顶山已经进行了有益尝试、迈出了可喜一步,平顶山旅游的“点”做亮了、“线”拉长了、“面”做宽了,这是值得学习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