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河南旅游工作 >> 正文
82
河南省旅游局办公室
2010年11月17日 
 

 

海西旅游区发展风生水起
中原旅游区建设正当其时
――赴福建学习考察旅游业的体会和启示
 
11月上旬,省旅游局局长范修芳带领办公室、规划发展处有关人员到福建学习考察旅游业发展情况。三天时间内重点考察了白水洋、三坊七巷等景区,与省、市、县旅游局及景区有关人员进行了座谈了解。调研中大家总的感到,福建旅游资源条件好、规划建设早、市场开发准、区域合作广、发展势头猛,特别是省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把海西旅游作为海西经济区规划的重要内容上升到国家战略,为旅游业发展进一步创造了机遇、提供了条件、打开了空间。
一、基本情况
山海一体、闽台同根、民俗奇异、宗教多元是福建旅游的鲜明特色。目前全省有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400家旅游星级饭店(四星级以上饭店40家)、571家旅行社(国际旅行社41家)、32A级旅游区(4A25家、5A2家)。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2009年,福建接待旅游总人数10018万人次,同比增13.1%,实现旅游总收入1133亿元,同比增11.3%。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312万人次,同比增6.4%,外汇收入26亿美元,同比增8.5%
二、主要特点
(一)旅游定位高,发展氛围十分浓厚。《海峡西岸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中将海峡西岸旅游区定位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之后的第四大重点旅游区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去年5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将福建省定位为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2009年,国家旅游局牵头编制了《海峡西岸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并顺利通过评审。省委提出要围绕建设旅游强省目标,加快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旅游支柱产业。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优化格局、拓展市场、培育主体、打造海峡旅游共同市场、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扶持政策。各市县党委、政府对旅游发展也更加重视,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纷纷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签定旅游工作目标责任书。南靖县出台土地税收优惠政策,吸引20多家旅游酒店落户建设。泰宁县每年安排财政资金50-100万元扶持农业观光旅游开发,2009年开始减免农家宾馆水、电、税等费用5 年并定期免费培训从业人员。屏南县坚持把旅游业作为立县产业、富县产业加以培育,从2006年以来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连续以60%以上的速度增长,被国家旅游局领导称赞为屏南速度。调研中大家感到,正是有了福建省领导对旅游业的高定位,才带来了旅游规划的高起点、旅游开发的高标准和旅游产业的高效益。
(二)开发起步早,品牌集群效应突出。福建旅游起步较早,如武夷山和鼓浪屿。特别是武夷山1958年就建了机场,1979年就成立武夷山保护区并被列入国家级重点自然保护区,1981年出现全国首批农家乐1986年开辟全国首个旅游专业服务区1992年被列入全国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由于起步早,在武夷山和鼓浪屿两大品牌的带动下,福建一大批旅游景区乘势而起。根据发展需要,十五期间福建提出了打造八大品牌十一五期间又提出打造十大品牌。目前武夷仙境、鼓浪琴岛、妈祖朝觐、水上丹霞、惠女风采、客家土楼、古田会址、昙石山文化、白水洋奇观、滨海火山已经成为福建独具特色的十大旅游品牌而享誉国内外。
(三)资金投入大,旅游业态多元多样十一五期间,福建省用于旅游景区开发和旅游宣传推介的资金高达500亿元。2009年省财政安排旅游专项资金1.16亿元,今年省财政又安排1亿元旅游专项资金。今年省市两级还安排3000万元用于入闽和赴台旅游奖励。特别是被誉为世界绝景、宇宙之谜的白水洋景区2004以来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3.58亿元。2006年开始,国家旅游局连续3年安排1000万元,省政府配套600万元,用于景区项目建设。除了财政资金投入外,全省还注重加强招商引资。今年110月,全省招商引资合同签约金额已超过170亿元。除了景区投入外,还注重对旅游新兴业态的扶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高尔夫、温泉、房车、游艇、游轮、滨海度假等领域。今年启动的厦门香山游艇俱乐部项目投资达35亿元,沙县小吃文化城项目投资2亿元,这两个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印象大红袍闽南神韵梦回泰宁客家神韵等旅游演艺项目均获得游客好评。
(四)营销手段活,区域合作深入广泛。在中央电视台、东森电视台等20多家境内外媒体播放海峡旅游品牌广告,强化福建旅游整体形象宣传。抓住温福高铁开通的契机,开展了海西旅游年温福高铁旅游旅游宣传周等主题营销推广活动,举办了中国武夷山国际山水茶体育旅游节、莆田妈祖文化旅游节、福建土楼文化旅游节、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泰宁丹霞文化旅游节和厦门大型花车巡游等节庆活动。加强与中央直属六大旅游企业集团、美国西部风情等重点旅行社的合作,相继与春秋国旅、广之旅、中铁旅游联盟、广东自驾旅游协会等签订合作协议,签署海西旅游区23城市《福州宣言》,联合开发跨省旅游线路,培育多元客源市场,吸引更多省外游客入闽旅游。成功举办了海峡旅游论坛,赴台游25省市签署了《打造小三通黄金旅游通道合作宣言》,与台湾六大旅行同业公会签署了《闽台旅游品质保障合作协议》,举办第五届旅博会并签署了《闽台旅游产学发展合作协议》。今年110月,福建省仅接待入境旅游者就达225.79万人次,其中台湾游客已超过100万人次。
三、体会和启示
(一)机遇就是财富,必须借机生势、乘势而上。福建旅游业发展的成功之处很多,最关键的一条是把机遇当作财富,不断地寻找机遇、发现机遇、抢抓机遇。几次大的机遇特别是海西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福建都牢牢把握并紧紧抓住。今年我省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并得到了广泛认可,这对我省旅游业发展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因此,必须深入研究在中原经济区背景下的旅游业如何在积极融入中找准定位,在主动对接中发挥作用,在服务大局中谋求发展。必须按照四个重在的要求,围绕一大优势、一大支撑、一大后劲,从区域布局上谋划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从而保证我省旅游业在全国省域旅游竞争中抢得先机、占得主动。
(二)精品代表层次,必须精益求精、打造龙头。福建在景区打造方面,坚持不唯多、只唯精不怕没产品,就怕没精品的理念,干一件成一件,干一事成一事,塑造精品,不留遗憾。福建A级景区只有32家,而4A级以上景区就有27家,占总数的84%,而我省只占44%。2009年武夷山接待游客1186.05万人次,而我省的云台山去年接待326.55万人次。因此,必须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打造出几个在国内外叫得响的龙头精品,才能带动我省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提高我省旅游业的发展层次。
(三)运作产生效益,必须科学运筹、灵活操作。福建的同志介绍:重在运作是确保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的根本所在。泰宁旅游业发展迅速,被国家旅游局总结为泰宁路径在全国推广。其根本原因是两动两情两办的运作精神。两动就是对上感动、对下调动,感动上级、争取支持,调动群众、共兴大业。两情就是真情相待、友情操作,以对人的真情和对旅游的真诚,赢得社会各界的倾心和支持。两办就是特事特办、速决速办。只要条件具备,就雷厉风行,一抓到底;一时困难,则灵活变通,科学运作,想尽办法促成落实。因此,无论在规划编制、项目建设,还是市场开拓、节庆组织都离不开科学的运作和灵活的操作。必须按照三具两基一抓手的要求,重视运作,研究运作、具体运作,特别是当前要善于借势运作、借力运作、借脑运作、借资运作,把方方面面的资源利用起来、力量凝聚起来、热情调动起来,共同促进旅游业发展。
(四)联动才能发展,必须主动出击、寻求合作。福建利用与台湾距离最近的优势,加强与台湾旅游的联动,共同打造海峡旅游品牌;利用海西经济区建设的契机,与周边省份形成紧密合作关系,旅游业在联动互动中得到了更大发展。因此,必须用联动、合作推动形成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除了与国内外高端客源地联动之外,我省还要加强部门联系和区域合作。省旅游局将与相关市和省直有关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关系,推动各省辖市和各市区根据地理、文化、资源的关系加强旅游合作。
(五)改革激发活力,必须理顺体制、创新机制。近年来,福建有多个地方、多家旅游企业都加快了旅游制度机制创新的步伐。比如泰宁市2007年成立旅游管理委员会,实行五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统一管理体制,使泰宁旅游得到飞速发展。永定县对全县主要土楼景区景点的资源及经营管理进行整合,组建了客家土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收购其他私有经营土楼景区的经营权,形成土楼统一管理的模式,形成了一个大的土楼旅游区,成为福建旅游业重要的增长极。而我省近年来旅游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改革动作小、推进慢,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必须下定决心,硬起手腕,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上求突破、促发展。

本期报:
国家旅游局,省委常委,省人大副主任,省政府副省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省政协主席、副主席,省委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省人大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
送:
局领导、各省辖市有关领导。
发:
机关各处室、局直各单位,各省辖市旅游局,巩义市、邓州市、永城市、固始县、项城市旅游局。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