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河南旅游工作 >> 正文
24
河南省旅游局办公室
2009年06月04日 
 

对河南“旅游立省”战略的几点认识

    按: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司长吴文学同志,长期从事旅游工作,具有丰富的旅游理论和实践经验。多年来,吴司长十分关注河南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旅游规划、财务等方面工作给予了大力指导和支持。前不久,他又对河南提出“旅游立省”战略进行了深入思考,站在全国的高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参考价值,现予刊载,希望全省旅游系统认真学习。 


    去年底,河南省提出“旅游立省”战略。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指出:“旅游业具有消耗低、带动强、惠民广、展形象、传文化等多重功能,无论从扩大消费的现实需要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无论是繁荣一方经济还是带动全局发展,无论是助推经济增长还是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完全可以说,旅游业是一个绿色产业、龙头产业、窗口产业、文化产业,不但是增强硬实力的支柱,也是扩张软实力的抓手,还是经济发展的一棵常青树。……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加大旅游发展力度,对于实现两大跨越、加快中原崛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重大的战略意义……”。河南提出旅游立省战略,反映了河南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从促进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思考、新认识、新定位,深刻阐述了一个人口、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发展旅游业的战略意义和广阔前景,值得高度关注和认真探索实践。
    一、“旅游立省”的提出是基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旅游业的新认识和新思考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我们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一重大思想的提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转型发展中大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指导意义。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检视我们以前的发展,谋划新发展、谋划改革开放、谋划产业布局、谋划产业结构调整。河南提出旅游立省战略,就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谋划新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首先是着眼全省经济社会全局,充分发挥旅游业促进增长、带动就业的作用。历史的经验表明,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实现现代化的最大难点不在经济总量增长,而在实现人口的非农就业。河南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截止2008年底其人口总数达到9918万,其中农业人口有7000多万,解决就业问题、实现人口就业非农化始终是实现河南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长期面临的问题。在三大产业中,农业吸纳的就业人口将越来越少,工业虽然是财富增长的主体但其对带动就业的贡献并不大,长远看第三产业的大发展是现代化必然要走的一步。有资料显示,1978年—2006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幅下降,由70.5%减小到42.6%;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略有上升,从17.3%增加到25.2%;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明显提高,从12.2%增加到32.2%。全社会以及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3%、0.5%、3.7%和5.9%。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99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统计分析:2008年第四季度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3.4%、34.7%和61.9%。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但能促增长,也能大幅度带动就业。
    其次是在科学分析全省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资源基础上,充分发挥河南自然文化旅游资源既丰富又不可移动、还可持续利用的特点,构建能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河南矿产资源丰富,优势矿产可归纳为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矿产”,钼、金、铝、银“四大金属矿产”,天然碱、盐、耐火粘土、蓝石棉、珍珠岩、水泥灰岩、石英砂岩等“七大非金属矿产”。依托丰富的资源,河南发展起了门类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体系,全省有大、中型工业企业1200多家。但这些资源大多不可再生,有些消耗太大已近枯竭,经济发展的资源压力很大。而河南的文化旅游资源则异常丰富,从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河南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八大古都河南省有其四,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商都郑州,悠久的历史为河南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光耀史册的中州名人不胜枚举,有很多没有得到深入开发。同时,河南自然风光奇特,名胜景点、文化古迹众多,洛阳龙门石窟、嵩山少林寺、开封相国寺和龙亭、铁塔、安阳殷墟、信阳鸡公山等举世闻名。这些资源如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所充分利用,河南经济发展就有了不可移动的永续资源依托。放眼全球,发展旅游就是目前为止利用文化资源的最好的利用方式。
    三是我国旅游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具有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可能性。本世纪前2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期。按照国际旅游业发展的规律,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5000美元,旅游消费就将进入强劲增长时期。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上海等部分大城市居民人均GDP已在1万美元左右,全国居民储蓄已达20万亿元,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37.9%,我国旅游业正在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完全有条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入境旅游国。2007年中国实现了年人均出游1次的目标,而同亚洲的日本、韩国8—9次、欧美国家年人均出游10次以上的目标相比,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旅游业的良好发展前景为一个地区把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领域提供了可能性。
    四是鉴于河南目前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河南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现实可能性。2004年以来,河南省旅游业产值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递增。2008年全省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2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91亿元,相当于全省GDP的9%。河南旅游接待总人数在全国排第6位,旅游总收入在全国排第8位,旅游业主要指标位居中部地区首位。旅游业已经成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基础。总的看,河南旅游业进入到一个产业集聚、扩散和深化创新的初期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引导有力,旅游产业就能大量吸引投资、吸纳相关行业资源加入、不断衍生新的业态和新的消费文化模式,就能对经济增长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旅游业就不仅是一个依赖于其他行业发展的皮上之毛,而成为自身不断更新并不断推动其他行业发展的动力和引擎。
    二、实施“旅游立省”核心在于从战略高度,而不是仅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待旅游业发展
    “旅游立省”是个新的概念,在国内这一概念的提出还是首次。国际上,日本2003年曾提出“观光立国”战略,目的是通过大力旅游,促进日本经济发展,使整个日本社会的发展焕发新的活力,并展示日本的软实力,扩大日本的政治影响力,为争取“政治大国”服务。
    河南的“旅游立省”战略在提法上与日本的“观光立国”有类似之处,但在具体目标、内涵上有其不同。具体而言,两者类似之处是都从战略的层面来确立旅游业的地位,而不是就旅游论旅游,就旅游业论旅游业,其基本内涵都不仅仅是提高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旅游经济的整体效益这么简单,而是把旅游业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考虑。不同之处在于,河南提出的“旅游立省”战略,是要把旅游业发展放到事关河南实现两个跨越(即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和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和推动本地区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把发展旅游作为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战略支撑载体,作为推动河南进一步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一个引领产业,把旅游业作为谋划全省发展的主要领域来看待。通过发展旅游带动有关方面的改革开放,充分发挥旅游业带动性强的特点,实现“纲举目张”。
    三、“旅游立省”战略的实施关键在于壮大旅游经济规模,发挥旅游经济综合效益
    “旅游立省”战略的提出,不是排他的,并不是也不可能代替工业、农业在河南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而是要把旅游业发展作为全省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抓工业、抓农业的同时,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构建有河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就是要把旅游业作为引进消费的重要载体,寻求通过引进消费,促进投资拉动、城乡联动;就是把旅游业作为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动力,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推动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就是把旅游业作为推进全省改革开放的重要突破口,进一步提高全省经济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就是把旅游业作为提高全省软实力的重要方式,提高全省人民的市场意识、创业意识、诚信意识,提高河南整体形象。
    由此可见,实施“旅游立省”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旅游产业主体在开发旅游资源、刺激消费、吸引投资、形成商业圈方面的引领和基础作用,推动旅游业与工业、农业相融合,推动旅游业与文化、商贸、信息等相关产业的融合,推动旅游业与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融合,不断壮大旅游经济规模。而不能仅仅就旅游产业本身来谈旅游立省。如果不能实现旅游产业向方良游经济的转型,不能持续扩大旅游经济规模,旅游业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就难以发挥,旅游立省战略就很可能沦为一种口号。
    四、实施“旅游立省”战略重在改革创新、不断探索
    “旅游立省”这一概念的提出从战略层面揭示了旅游业对河南全省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但它毕竟是一个新事物。只有在实践中进行全面的战略管理,才能使这一战略得以正确实施,不使之被曲解、变形而流于口号。从河南的实际情况来看,对河南旅游立省战略进行战略管理,重点在于明确目标和基本的实现路径。
    一是加强政府主导,着力解决河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全面增强河南旅游产业的市场影响力。在中部六省中,无论是旅游收入还是旅游从业人员,河南都是首位的。但河南旅游存在明显的“两高两低”的情况,两高是基础禀赋比较高、景点建设水平比较高,两低是指旅游业发展的外向度比较低、产业链条水平比较低。旅游产业体系还不完善,产业基础还需继续提升,市场覆盖面和竞争力还需进一步增大。所以,实施“旅游立省”首要一条是进一步破解旅游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强化薄弱环节,解放旅游生产力。
    二是全力推进旅游业的改革开放,提升全省经济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要针对河南旅游景点部门所有倾向比较明显、景区点开发缺乏统一规划、管理政出多门的问题,推进旅游景区点开发保护制度的改革。要针对河南政府主导过于宽泛、旅游业市场化产业化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的现状,进一步放宽准入、推进市场化改革,实现政府有效有限规制。要针对河南旅游知名度不高、国际航线不多、专业人才缺乏、核心竞争力不强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下大力气推进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努力塑造河南开放、诚信、进取的现代化形象。总而言之,就是要通过加快旅游行业的改革开放,实现旅游业的升级转型,确立市场经济下有利于推动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全省改革开放上个新台阶。
    三是要确立必要的组织,使旅游立省有现实的实践载体。要加强旅游立省战略管理,必须建立精干的组织领导小组。要选择条件合适的地方,设立若干“实施旅游立省战略综合试验区”,给予必要的权限,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以创新思维探索“旅游立省战略实施模式”,就旅游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培育软实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实践,实现点、线、面的有机结合,为旅游立省战略的全面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旅游业的发展涉及到110个关联行业。实施旅游立省更是一项系统工作,只有各有关方面在理论上明确、认识上统一、步伐上一致,才能实现工业开发融合旅游开发,农业开发丰富旅游开发,新农村建设配套旅游开发,人民群众生活方式顺应旅游开发。


本期报:
国家旅游局,省委常委,省人大副主任,省政府副省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省政协主席、副主席,省委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省人大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
送:
局领导、各省辖市有关领导。
发:
机关各处室、局直各单位,各省辖市旅游局,巩义市、邓州市、永城市、固始县、项城市旅游局。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