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加快农家宾馆星级评定试点工作步伐
近年来,随着生态游、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我省各地兴建了一大批农民自主经营管理的农家宾馆,他们以低廉的价格、特色化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也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农民脱贫致富走出了一条新路。
为规范农家宾馆经营管理,提高农家宾馆的接待水平,引导乡村游良性发展,省旅游局会同有关部门于2007年制定和颁布了《河南省农家宾馆星级的划分与评定》地方标准,下发了《关于全面开展农家宾馆星级评定工作的通知》,并于今年初在焦作修武召开了该《标准》宣贯会,决定从今年开始,在抓好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展开全省农家宾馆的星级评定工作。
洛阳市旅游局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今年年初成立了“农家宾馆星级评定委员会”,对评审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并以栾川、嵩县为试点,积极组织指导创建达标工作,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在栾川县召开了全市农家星级宾馆评定标准宣贯会,对各县(市、区)旅游主管部门和主要景区负责人进行了强化培训,帮助指导他们掌握标准,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工作。目前,栾川、嵩县的农家宾馆上星工作已经全面铺开,为下一步开展评定试点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信阳市茶文化旅游发展与对策
信阳是我国著名茶乡,发展茶文化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茶文化载体分布广。全市茶叶基地面积达100万亩,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9个,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二是茶品牌知名度高。信阳毛尖屡获中国质量奖银质奖、全国名优绿茶评比金奖等殊荣,一大批茶叶企业相继通过绿色食品认证、ISO9001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三是茶文化底蕴深厚。信阳种茶始于东周,名于唐、兴于宋、盛于清,茶文化源远流长。四是茶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大。信阳发展茶文化旅游具有明显的生态优势、区位优势和文化优势。
近年来,信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茶文化旅游:一是注重茶文化旅游的投入。2006年以来整合了全市33个乡镇的65处茶园,建设农家茶园小酒店165个,投资4300余万元增设了通往茶园景观区进出口61处、区间公路
信阳下步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思路:一是统筹规划,在发展茶文化旅游理念上有高度。多角度展示“中国茶都·信阳”的整体形象,把茶叶交易、旅游休闲、茶文化传播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二是挖掘内涵,在提升茶文化旅游品位上有深度。根据茶文化特点和功能,按市场需求划分茶乡寻根访祖游、茶民俗风情游、茶保健游等茶文化旅游项目,在细分基础上适应游客需求和偏好不断调整和组合。三是宣传促销,在打造茶文化旅游品牌上有广度。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了境外市场的开拓,特别是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及香港和台湾地区,积极开拓境外旅游市场。四是做长链条,在完善茶文化旅游要素上有力度。注重商品开发研究工作,以茶为龙头的包括茶具、茶食、茶画、茶书法、茶工艺品等旅游商品,选择和编辑茶故事、茶传说、茶明信片等在旅游区(点)出售和宣传。
鹤壁市旅游局加强精品景区建设
鹤壁市旅游局把培育精品、打造精品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指导县区旅游部门、景区围绕建设精品景区开展各项工作,大力提升鹤壁景区的档次和品位。一是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今年以来,鹤壁市共投入建设资金1900余万元,新上基建项目43个,改善旅游交通、新建扩建旅游景区(点)、建设景区停车场、绿化美化景区。云梦山景区、五里鬼谷、子孙岭、大伾山景区、五岩山景区等都得到升级改造。二是大力开展A级景区创建工作。动员各景区点根据自身实际开展创A工作。古灵山景区全面启动创建